吉林特色农村就业模式“引凤还巢”

27.12.2015  01:15

引凤还巢”——“孔雀”不再东南飞

【核心提示】形成有吉林特色的农村就业模式。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省一系列创业、就业优惠措施稳步实施,创建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市场77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203个,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70万人次,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已经不再是梦,昔日打工“东南飞”,如今已变成就业“凤还巢”。

【镜头】距舒兰市区10公里的开发区,两排现代化的厂房巍然矗立,这是吉林省祥瑞针织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公司董事长田玉里动情地说:“在外的人思乡情切,只有回到家里才感到踏实。

是好的政策和环境让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从在外漂泊打工仔变成了企业家。”40多岁的田玉里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在政策的扶持下,他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如今他的企业已从最初发展低附加值的纺织品成功转型,成为省内唯一一家生产民用消防水袋的民营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亮点】一个体系、一个模式开辟就业创业新渠道。“十二五”期间,全省统一建立了省、市、县(市)、乡(镇)、行政村五级农村就业工作机构。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初步实现了“机构建制到村、网络覆盖全省、政策惠及城乡、服务保障同步”的工作模式。目前,全省有11个县(市、区)列为试点单位,所有试点单位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办理求职登记、就业培训、就业失业登记、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扩展到村屯。

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将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在城镇落户;进城个体经营费用减免;子女享受义务教育;进入省内城镇创业的农村劳动力,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