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把温暖送进百姓心坎

18.01.2017  12:33

  村落还是那个村落,但与5年前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

  如今的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老头沟镇大箕、泗水两个村乡路平坦了,小河桥建了,喝上自来水了,项目上马了,致富人才也成长起来了,砖瓦房取代了泥草房……

  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吉林省检察院在全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实施精准扶贫换来的成果!

  把帮扶任务扛在肩上

  早在2012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省检察院对大箕村进行帮扶。

  从帮扶第一天起,省检察院就把帮扶当成自身的份内事,制定了详细帮扶规划,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帮扶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这项工作,把包保村“脱贫”当作重要政治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上率下,扎实推进。

  他们把帮扶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事宜,并建立起相应的工作制度。

 

▲省检察院干部在贫困村走访

 

  要帮扶,就要了解帮扶对象的实情。2012年4月,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带队到大箕村调研,驻足村外,眼前的情境令人难忘:

  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伸向住户零散的村庄,一间间泥草土坯屋歪歪扭扭地坐落在村路两边。

  深入村民中间,了解到这里夏天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若再赶上上游河道发水,因为没有桥,外出的村民根本回不了家,村里的孩子们到学校上学都十分困难;几代人都要到几里外的山泉挑水吃……

  所有这些,让参与调研的人员内心深受触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杨克勤从大箕村调研回来后,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牵动着他的心。在省检察院积极协调下,州、市、镇、村有关领导很快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大箕村的发展大计。省检察院还专门组织召开“省检察院帮扶龙井市大箕村发展规划论证会”,提出帮扶工作要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力争几年内,把大箕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示范村。在省检察院的协调调度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逐步形成省州主导、市镇主责、村屯主力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脱贫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省检察院还将脱贫成效纳入驻村工作队成员年度绩效考评机制中,力争各方在脱贫工作中“真出力、出真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6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总体战略部署,省检察院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检察院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还在2016年年初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杨克勤为第一责任人,任扶贫领导小组组长。

  在2016年脱贫攻坚督导调研中,杨克勤4次深入帮扶村,提出要确保大箕村、泗水村在2018年全部脱贫的目标,并要求省检察院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要与当地政府、农民形成合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到不脱贫致富,不撤人。

  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绝不能再让村民过这种苦日子。”第一次从大箕村调研回来后的一次党组会上,杨克勤掷地有声地说。

  省检察院决定先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2012年8月,省检察院积极协调省水利厅、省农科院等相关单位到大箕村调研。一个月后,投资130万元的饮水工程在大箕村破土动工,没过多久,全村百姓就喝上了安全放心的净化水。

  “我在大箕村土生土长70多年,终于在家里就能喝上自来水了,感谢检察院啊!”大箕村困难户初玉坤老人握着检察长杨克勤的手说。

  饮水难题解决后,村里贫困户住的泥草房,又成了省检察院领导的一块“心病”。

  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质量,省检察院主动帮助协调中信集团到大箕村调研,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设计改造百姓居住环境,中信集团为大箕村无偿提供90万元用于帮助该村危房、旧房的新建和改造。龙井市政府也根据相关政策为大箕村旧房改造补贴27万元。

  从2013年9月起,省检察院先后共协调资金180万元,为大箕村20户贫困户新建了砖瓦房,同步完成水、电、装修各项配套工程,并争取相应配套资金对全村50户村民房屋进行修缮,确保贫困群众住上舒心房。

   

▲通化市东昌区检察院干部走访困难户

 

  如今,大箕村104户村民已全部告别危房、泥草房,居所温暖舒适,再也不怕风雨侵袭。

  让村民喝上自来水,住上舒适的房子,这是省检察院帮扶工作的开始,接下来,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帮扶项目也都陆续展开:

  通过沟通协调,争取资金110万元修建村路,并达到“户户通”公路的新标准;还为村路统一安装了路灯;通过协调龙井市农业局出资21万元,为大箕村统一铺设彩色围栏,使大箕村多了一道“靓丽”的色彩和安全的屏障。

  因为大箕村地处山坳中间,域内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但每到丰水期,陡然上涨的水位,严重威胁着该村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省检察院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积极衔接协调省有关部门,将大箕村小流域治理工程纳入帮扶计划,并争取到资金110万元,修建防洪堤坝900余米,为村民们筑起一道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堤”。

  省检察院针对大箕村农机落后的实际,多次协调省农业部门,为大箕村划拨100万元农机补贴款,使大箕村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龙井市检察院通过市民政局争取资金90万元,为大箕村新建4个标准化暖棚,村民可以种植蔬菜水果创收;他们还通过市民政局,争取资金100万元,为大箕村新建300平方米牧业小区,围栏700公顷,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业。

  一道道、一桩桩、一件件困扰大箕村的老大难问题,相继迎刃而解。

  精准扶贫拔出穷根

  扶贫重在帮本,本固才是强生之基。

  2013年春天,大箕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检察院提前进行纠风引路,一批年富力强、积极向上的致富能手被选举到新的村委班子中。

  为使新一届村班子成员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省检察院驻村干部积极带领他们到长春等地村办企业参观学习,听取致富带头人的经验和建议,多次考察中草药种植等致富项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深入调研,村班子成员对大箕村脱贫致富更加充满了信心。

   

▲辉南县检察院服务农业科技公司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2014年10月,省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45岁的王利斌被派到大箕村常驻,担任村第一书记。

  驻村扎户的王利斌发现,机械化种植和围栏养牛等帮扶项目的开展,解放了一些多余的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应当是该村发展致富的增长点。省检察院大力支持他带领村干部先后7次去靖宇县考察调研,最后选定占地小、收益大的天麻种植项目。2015年春,他协调70万元资金,实施了天麻种植项目,并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了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项目2016年产值达到100万元,利润十几万元。

  通过充分了解国家的扶持政策和村里的实际情况,王利斌感觉到农村要致富,集体经济和带头人是关键。于是,他提出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经营理念,使自然人抱团经营,既节省生产资源、解放多余生产力,还能形成农产品产业链。

  由于各项工作谋划到位、组织得力,大箕村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近两年,大箕村合作社苹果梨总产量达100多万吨,人均收入高达3万多元,比往年提高了一倍;合作社现有38户村民,服务全村400公顷耕地,这一举措让每户村民增加2万多元收入。

  2015年12月,龙井市老头沟镇泗水村也被纳入到省检察院的包保范围,王利斌又出任泗水村第一书记。在省检察院推动下,王利斌根据泗水村的实际,为泗水村量身定做了四个致富项目;建设500头延边黄牛养殖场;建设有机蔬菜大棚;建设预算投资1600万元的净水厂;建设光电暖和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完工试用,有的正在设计建设中。

  除引进致富项目外,王利斌还带领村民修缮了14.25公里的村路和8公里屯路,将其全面硬化。沿路还增设了太阳能路灯。40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程在2016年也全部竣工。

 

▲梅河口市检察院干部实地走入包保对象家中,帮助解决春耕之需

 

  泗水村村民刘兵说:“以前,因为道路难行,学生上学经常迟到,打车20元的路程,给40元人家也不愿意来,现在,路好走了,村民出行方便多了。

  泗水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尹秀华说:“因为我们村贫困人口多,谁都不愿意当这个村干部。但看到省检察院的领导都俯下身来,跟我们同吃同住,任劳任怨地跟进在建项目,我们就有干劲也有信心把村建设好。

  几年来,大箕村、泗水村两个村的集体经济也有了很大改观,大箕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之前的负增长,到今年的收入41.93万元;泗水村从2015年的收入5万元,到2016年的收入62万元,一年内增长了57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为今后的彻底脱贫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今的大箕村、泗水村村民的思路宽了、视野广了、腰包鼓了、笑声爽朗了、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吉林省检察院获得了“组织帮扶先进典型”的光荣称号;在2016年延边州纪念建党95周年暨创建“共产党员”活动中,省检察院驻泗水村第一书记王利斌被中共延边州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帮扶的泗水村生态环境取得显著改善,2016年被吉林省环保厅评选为“省级生态村”,并受到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