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红十字会多年志愿者王淑梅患重病被帮

23.03.2015  11:11

我母亲得脑出血入院后,每天都有人来捐款,还有不相识的阿姨来照料她。”3月19日,正在医院护理母亲的于博洋说。

  图为刘凤英在王淑梅病床前陪伴她。

 

  “我母亲得脑出血入院后,每天都有人来捐款,还有不相识的阿姨来照料她。”3月19日,正在医院护理母亲的于博洋说。

 

  王淑梅脑出血复发

  住院时偶遇志愿者

 

  于博洋说,3月8日,在一个小区物业当清洁工的母亲,突然感到头晕,当天夜里10点,被送到市中心医院救治。于博洋的母亲叫王淑梅,今年53岁,母子俩居住在昌邑区站前街道桃北小区。

 

  王淑梅是一名低保户,儿子于博洋大专毕业后,一直靠打零工生活。王淑梅四年前得过一次脑出血,抢救过来后,身体一直不好,说话不太清楚,只能在小区里当一名清洁工。尽管生活困难,身体有病,但王淑梅多年来一直在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当志愿者。

 

  王淑梅入院后,和她一起做志愿者的刘庆华到医院探望亲友,看到了病床上的王淑梅。刘庆华立即给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站长刘凤英打电话,讲述了王淑梅的病情。

 

  她也是爱心志愿者

  拖着病体奉献爱心

 

  “王淑梅是我们爱心救助家园的老志愿者,她因得过一次脑出血,语言上有障碍,但是,做起好事来,一点都不比身体好的人差。”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站长刘凤英说。

 

  刘凤英说,2013年冬季,滴水成冰,公交车上座位冰凉;在一些贫困村小,孩子坐着冰冷的椅子上课。王淑梅和许多志愿者一起,起早贪黑地赶做椅垫,总计给公交公司送去3000多个椅垫,给村小学送去2000个棉椅垫,温暖了公交,温暖了江城百姓,温暖了村小孩子们的心。

 

  王淑梅还将一些人送给她的衣物,清洗干净,送到爱心救助家园。

 

  儿子记下好心人的名字

  也要像她一样做志愿者

 

  得知王淑梅得了重病,刘凤英第一时间在QQ群里发出了消息,很快得到了志愿者的回应。刘凤英又来到市慈善总会。市慈善总会拨出最高限额救助资金2000元,送到王淑梅的病床前。

 

  爱心家园的志愿者和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许多志愿者纷纷来到医院,送去他们的一份爱心和兄弟姐妹间的情谊。

 

  志愿者杨秀艳不在吉林,得到消息后,她第一个报名捐款。桓亚肖是一个靠低保生活的重症病人。他知道了王淑梅住院的消息,打来电话说,他要带病去看望王淑梅。

 

  志愿者刘艳春、初冠男、李红玉、薛茗元、贺洪魁等人也纷纷为王淑梅送去了捐款,并到医院看望她。

 

  “有一对夫妇根本不认识我母亲,扔下1000元钱就走了,连名字也没留下。”于博洋说。每天都有爱心人士让他感动,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记下这些好心人的名字。现在,他收到社会上的捐款近万元。

 

  贺洪奎夫妇、许广发夫妇、王荣丽、季红玉看到于博洋护理母亲有困难,主动排班,陪护在病床前,他们与王淑梅素不相识。在大家的关爱下,王淑梅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仍处于半昏迷状态。

 

  “等母亲病情稳定后,我还要打工,还母亲治病欠下的钱。我也要像她一样,当一名爱心志愿者,回报社会。”于博洋坚定地对记者说。

 

  原标题:昔日她帮大家 如今大家帮她

  市民王淑梅多年来一直在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当志愿者。当她患重病入院后,志愿者们不仅纷纷捐款,还排班进行护理

 

  (江城日报记者 冯孝忠 文/图 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