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

29.06.2016  12:46

  吉林市是一座老工业城市,经济结构以化工、电力、钢铁、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为主,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又因为地处盆地,冬季污染物不易扩散,形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大气污染防治当成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安排部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吉林市立足实际,从大处着眼,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布局,有序推进重污染企业梯度转移、环保搬迁和退城入园,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通过十大功能区建设,按照各功能区要求进行产业布局,将科技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企业布设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能耗较高、污染相对较重的产业布设在九站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金珠工业区。

  哈达湾老工业区规划控制面积8.8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包括中钢吉铁、中钢吉炭、晨鸣纸业、冀东水泥等重污染企业。

  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和国家发改委、国土部、财政部等主要领导都到哈达湾老工业区进行过调研,全力推动哈达湾老工业区的整体搬迁改造。2010年,吉林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哈达湾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工程,2012年吉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试点城市之一。

  秉承“搬迁企业有效益、职工利益有保障、区域环境有改善”的原则,哈达湾搬迁改造工程实行“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战略,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力争在2017年完成重点企业搬迁,2020年实现腾空区域再开发,完成城市功能顺利转换,承担起吉林市北部工业新区和城市西北部区域重要的服务配套功能,最终实现“企业再生、产业重构、功能再造、环境重塑、改善民生、带动新区”的战略目标。

  目前,吉林市哈达湾区域晨鸣纸业已经完成了搬迁改造;冀东水泥吉林分公司在永吉县建设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及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已投入试生产,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搬迁;中钢吉铁已于2015年5月与辽宁中泽集团完成战略重组,新厂选址调查和厂区资产评估工作已完成,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新厂区建设;中钢吉炭与辽宁中泽集团的资产重组已经结束,厂区资产评估基本结束,企业已在龙潭区金珠乡工业园区内选址,将建设年产10万吨超高石墨电极及其配套接头,项目总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建设期3年左右。与此同时,吉林市还启动了哈达湾区域小企业的搬迁改造,已完成小企业搬迁13户。

  完成搬迁的企业纷纷通过此次搬迁升级产品、改进装备、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哈达湾近30公里的金珠工业区,是哈达湾区域工业企业的主要迁入地。“喜迁新居”的晨鸣纸业,产能从18万吨增长到30万吨。搬家前,厂区周围常常飘着一股臭味,现在升级成国际先进设备,车间整洁,空气清新,企业效益逐步提升。而腾出地将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土壤环保治理,进而集中发展商贸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居住等产业。

  哈达湾整体搬迁改造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将会大大改善,吉林市的结构性大气污染也将会得到很大缓解。

(责任编辑: 环保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