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

13.09.2016  10:03

吉林市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

吉林市商务局

(2016年8月15日)

  按照《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服务业攻坚的实施意见》(吉市政发〔2016〕3号)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吉发〔2016〕6号)精神,加快消费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培育壮大新兴消费服务产业,发挥流通产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创新,补齐消费服务领域短板,以《吉林省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为指导,结合吉林市商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主要目标任务

  加快消费性服务业主体培育,增强流通产业实力,扩大总量。顺应商品和服务消费升级,加强城乡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谋划和整体布局。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大力推广城市社区信息化平台,提升智能商圈、特色街区方便快捷服务,促进传统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突出服务性消费引领作用,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现代营销、健康养老、会展经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服务业态,增强稳增长新动力。做强现代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启动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提升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水平。着眼于增加供给满足需求,稳步发展进口商品直销等新型商业模式。逐步健全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9%。传统服务业全面升级,互联网普及率突破90%以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业态成为我市战略性产业和商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推动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支持域内物流企业壮大升级,争创试点企业。逐步建立由城市分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等三类配送节点为主的城市配送网络。实现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经营信息化,有效减少流通费用,打造新型商贸物流体系。以引导城乡消费升级为着力点,结合吉林市的空间发展策略,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功能多样,承载力强为总基调,加强现有商业网点设施改造、调整、扩充、完善、提升,努力构建成以市级商业中心为龙头,区级商业中心和聚集区为骨干,社区商业中心为补充,滨江带和商业街为特色,商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基地为依托的城市商业格局,逐步建成商业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完备、方便居民生活、竞争适度有序的基础市场体系。创新发展商贸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探索“互联网+社区商业”,实施文化兴商战略。完善域外营销体系,强化地产品品牌建设及产品推广。经过五年攻坚,初步实现消费性服务业主体壮大、业态新颖、模式多样,形成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

  二、从供需两端发力,扩销售、促消费

  1.创新有效供给。依托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在吉林地区各县(市)建立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店);鼓励大型零售企业设立进口商品专区,引导中高端消费回流。深入挖掘和传承吉商精神,弘扬吉商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老字号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实施“老字号”创新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对每年新评定的老字号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2.扩大吉林市地产品销售。支持地产品企业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实施品牌营销。重点组织企业参加“新加坡亚太国际食品展”,举办吉林市名优特产品专场对接会等各类有影响的国内外展会活动。为企业寻求商机搭建平台,把我市优势产品推向新加坡、东南亚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财政金融方面,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支持,加大对地产品企业初创期创业扶持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加大对地产品企业领域的投资。帮助企业培训地产品养殖、种植专业人员,组织开展专项培训课程。做好域外地产品推介对接工作,开拓地产品发展空间和销售渠道。

  3.活跃消费市场。创新“互联网+金融+商企”营销模式,支持企业开展“信用消费”惠民活动,挖掘消费潜力。结合“新春购物节”“消费促进月”“全省千企促消行动”等省市各大商贸促销活动,突出全市性重大展会促销,开展特色化节庆促销,全力拉动品质消费,抓住高档消费,促进消费回流。协调市城管、工商等部门为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4.做大做强市场经营主体。支持域内优势企业多元化拓展,支持大型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开拓市场。推进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愿连锁发展,支持发展一批有影响力品牌连锁商贸企业。对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给予补助。对新增入统的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个体企业转法人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奖励。零售规模超亿元且增速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的限额以上企业,综合考虑规模、增速及对社零额的贡献,分档分级给予资金补助。

  三、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加快传统商贸服务升级

  5.推动各类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吉林乌拉电子商务产业园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推进互联网与汽车销售行业的深度融合。依托东北亚批发市场现有优势,推进电商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完善标准化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构建科学、安全、高效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6.引导零售业转变经营方式。实施电子商务进流通企业工程。帮助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型提升,鼓励商贸批发、零售企业广泛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支持大型实体店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完善服务功能,由商品销售向“商品+服务”转型,在全市培育1-2户销售额过10亿元的智能型、服务型零售企业。2018年,全市限上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70%。完善社区和村镇商业网点布局,支持中小实体店优化便利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服务功能。

  7.支持餐饮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国家级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和绿色饭店创建,培育一批标准化管理企业和绿色饭店餐饮企业典型,提高餐饮业服务水平。完善餐饮住宿服务,积极发展绿色饭店、经济型酒店、主题饭店、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大力推进住宿餐饮业连锁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住宿餐饮服务的文化品味和绿色安全保障水平。推动住宿餐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020、手机APP客户端、美食消费网络平台、微信微博等现代化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促进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发展预订平台、中央厨房、餐饮配送、食品安全等支持传统产业升级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

  8.打造智慧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应用互联网推动商圈内资源整合,实现商圈企业主体之间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服务共享。重点打造以河南街、筑石商圈(吉林市电商产业园)、云之道智慧街区等为首的具有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经营特色、地方特色的多功能、多业态特色街区和智慧商圈,支持传统商圈和街区向智能化、特色化发展。

  9.培育精品展会,壮大会展经济。创新办展理念,经营运作好汽车文化博览会、“松花江之夏”国际啤酒节暨美食嘉年华、特色地产品展示交易会等品牌展会项目,逐步打造成精品展会。将“互联网+”与展会运作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与大型电商平台、电商龙头企业、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平台在展会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的有益尝试,探索出“互联网+会展”共促共赢发展的新模式。推进会展业市场主体建设,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培育办展主体,快速实现我市展览业主体从无到有的转变。健全会展产业链,壮大服务体系,以会展业带动旅游、交通、餐馆、住宿等相关服务行业共同发展。

  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降本增效

  加快推进我市区域性流通节点建设,提升物流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物流运作效率显著提高。

  10.发展智慧物流。以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为牵引,开展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园区和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建设试点,重点支持推广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物流业线上线下结合,促进物流业经营模式创新等,打造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园区(企业),通过示范创建工作,推动配送效率提高20%,仓储管理效率提高20%。

  11.实施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以托盘标准应用推广及循环共用为突破,支持企业带标准托盘运输,使用和更新标准化周转箱、笼车等标准化物流设备,提高物流配送标准化、单元化水平。

  12.深化城市共同配送。加快推进吉林市启动城市共同配送省级试点,深化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探索,学习长春市共同配送经验,完善共同配送体系,支持城乡一体化配送。推进县区、乡镇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双向流通体系建设。

  13.全力做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工程。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市为契机,结合《吉林市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实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支持一网全城、飞虎集团流园区、东北亚物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飞虎集团跨境电商项目建设。实施物流快递车辆推广工程,支持市邮政速递、一网全城等电商物流快递企业车辆更新,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实施快递“最后一百米”提效便民工程,实施电商物流快递行业服务提升工程、支持东北亚、一网全城和“三通一达”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进行标准店改造和社区服务站建设。电商物流快递公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推进电商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模式、监管机制和培训方式的创新,探索出吉林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发展模式。

  五、做大电子商务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14.做大电子商务企业主体。积极申报吉林农投等13户单位创建省级电子商务创客园及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发展同城购物平台和批发电商平台。建设好一网全城、江城报业e生活、吉林日杂网上商城、吉林省鹏福科技网、源网等综合类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服务类电子商务,促进同城购物平台发展,满足居民的多元化生活消费需求。

  15.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建设,结合淘宝村建设、电商扶贫,扩大农村电商应用,支持县(市)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建设,实现“一县一中心,一村一站点”的目标。支持农产品网上销售,鼓励和引导电商企业在淘宝平台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吉林优选”农副产品,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促进农民增收。支持“电商村、镇”创建评选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商务部门每年向省商务厅推荐申报1个“电商镇”和3个“电商村”。

  16.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积极创建我市电子商务示范社区,引导“上海幸福九号”“云之道”“长春双佳科技”等大型电商企业参与社区建设,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家政、婚庆、家装、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和生活服务电商,打通物流快递最后一百米,实现社区电商发展的最佳成效。

  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促进居民消费便利

  17.支持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各类公用设施和社会资源,统筹建设和改造餐饮、住宿、家政、养老、洗染、美容美发、维修等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完善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开展全市社区开展“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惠及全市居民的便民商业网络。实施电子商务进生活工程,全面推动电子商务在生活领域的应用,立足“互联网+商品+社区服务”,积极占领本地消费市场,嵌入居民生活之中,开拓一条能够有效利用地域资源的发展之路。

  18.加快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鼓励餐饮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创新发展,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推动餐饮实体店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或与网络服务平台深入合作,大力发展外卖和外送服务模式,实现餐饮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到2020年融合率突破90%以上;在全市培育大型中央厨房,实现原辅料的集中采购、产品的统一生产、统一配送。

  19.促进家政服务业升级。推动家政服务业融合互联网,拓展家政网上服务功能和范围,引导提供在线咨询、法律援助、健康保险、医疗护理等服务,支持家政服务品牌创建,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推动家庭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重点发展家政、社区照护、维修保养等服务,满足家庭基本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服务企业经理人培训和家庭服务师资培训,提高家庭服务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机构。建设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鼓励具备培训资质的家政服务企业或机构,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安置就业和输出。整合、充实、升级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健全服务网络,实现一网多能、跨区域服务。

  20.推动养老产业化发展。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集中养老发展,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新途径、新模式。积极争取省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打造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到2020年基本形成惠及全市的养老服务体系。

  21.支持商旅文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吃住行及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业在线化,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支持餐饮企业发展在线订餐、外卖配送等服务。支持推动1-2个市区(县)开展商旅文融合发展试点。

  七、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保障落实机制

  22.建立服务业发展推进机制。市商务局成立全市消费性服务业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内贸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服务业发展总体筹划、政策协调、重大问题研究、运行调度和发展评估等。建立联席会议、月例会等工作制度。各县(市)区商务部门要将加快服务业发展列入重要议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精心筹划部署,解决本地区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工作落到实处。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强化服务业目标任务考核。加强服务业攻坚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优先保障完成内贸流通指标、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公益性和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应急调控保供等,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