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商务:站在新起点 把握新常态 开启新征程

29.01.2016  17:32

  编者按:

  “十二五”刚刚收官,“十三五”正在开局, 2016年元月因此成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回顾与展望显得更加厚重和有意义。

  回顾“十二五”,全省商务系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服从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商务为民,兴商富民”宗旨,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行,书写了精彩篇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量均实现翻番,商务事业大踏步前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全省商务事业“十三五”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并徐徐铺展。构建新体制、实施新战略、谱写新篇章,目标已明确,征程已开启。吹响“集结号”,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全省商务系统正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前进,努力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全力开创“十三五”的新辉煌。

   十二五”回眸:

   风雨兼程五载路   砥砺奋进写华章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商务系统立足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省商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五年,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2.7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2倍,年均增长13.8%,增速与国家基本持平并持续高于全省GDP增速,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全省批零餐饮住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截止2015年底,全省批发零售餐饮及服务业网点达54万个,限上企业超过4100家,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7%。商贸流通业在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支撑引领消费稳定增长等方面作用突出。

  ——过去五年,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社区商业网点不断完善,农村流通环境明显改观,城乡一体化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以电子商务为引领,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流通效率逐步提升,流通产业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30%,2015年突破2500亿元。中心城市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零额比重达到20%,商贸物流配送水平进一步提升。

  ——过去五年,进出口总量实现翻番,贸易结构逐步改善。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累计实现1176亿美元,总量是“十一五”的2倍,其中,出口累计实现282亿美元,增长47%,进口累计实现894亿美元,增长1倍以上。“十二五”末期,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到40%,机电产品进出口占比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医药产品及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增加。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28.4%,总量达到188亿美元,占贸易总量13.6%。离岸服务外包年均增长37%。

  ——过去五年,“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全省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73.3亿美元,是“十一五”的6倍,在62个国家和地区,共计新建企业266家,投资领域涉及矿产、林业、农业、装备制造、建材、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2.1亿美元,总量是“十一五”的2.3倍。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1万人,总收入16.6亿美元。承担援外物资类项目16个,培训6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官员、技术人员1026人。

  ——过去五年,展会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展会发展壮大。成功参与承办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累计邀请境外客商8682户、副部级以上政要74名,承办了东北亚高层论坛等34项国际会议,为东博会 “一届比一届更好”作出了突出贡献。培育长春消费品博览会、公主岭玉米博览会、辽源袜业博览会等一批影响力广、带动力强的重点展会。会展业主体壮大,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提升。

  透过骄人的数字,不难看出,我省商务事业在过去五年取得了长足进展和不俗业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全省商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不断夯实基础、完善政策、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坚持不懈扩大消费搞活流通。不断完善内贸流通促进消费政策措施,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扩大消费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等8个重要文件。连续三年开展年货大集、消费促进月、千企促销行动、外埠特色商品展洽会等系列促销活动,引导便利实惠消费。推进市场化方式养老产业发展,完善家政服务体系,培育“老字号”品牌,挖掘热点和服务消费。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示范,提升商贸物流配送水平。建设中小商贸企业服务平台,服务1000余户中小商贸企业,完成万名商业小老板培训计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创建国家电商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开通运营“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成交额突破10亿元,全省线上培训300余万人次,线下培训12万人。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147个。推进电商进社区、进农村,打造流通产业升级版。

  坚持不懈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加快发展、加快服务贸易、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等重要文件,强化外贸促进政策措施。建设运营13个境外营销展示中心,入驻企业超过1000户。推动“吉林制造网”建设,服务千余户企业。推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长春市成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试点城市。建设8个国家级、56个省级外贸出口基地,基地出口占比接近50%。支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短缺资源,扩大进口规模。推动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运货量达340个标箱。古城里、沙坨子口岸升级国家一类口岸,珲春对俄铁路口岸扩能达到年400万吨换装能力。建设电子口岸,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推动文化、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发展。建设长春服务外包大厦、吉林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延吉科技创新园区等产业园区,实现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不懈实施“走出去”战略。落实《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简化企业备案登记手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重大投资和承包工程项目为抓手,请进来、走出去,开展交流互访、投资环境推介、项目对接等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在俄罗斯、蒙古、朝鲜、赞比亚建设农牧业、林业生产加工园区,引导省内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推动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一汽、长客等核心装备制造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支持吉林昊融集团海外资源开发,支持省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优势产能“走出去”,引导欧亚集团、华峰能源等有实力民营企业建设商贸园区、能源基地,培育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吉林劳务”品牌,开拓新兴劳务市场,建设对外劳务合作平台38个,积极组织援外项目建设,开展援外培训。

  坚持不懈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组织协调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建设吉林省打击侵权假冒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省、市、县三级业务信息实现共享,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2286 件全部公开。开展清理违规发售和购买商业预付卡专项行动,加强零售商供应商关系监管和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增加成品油流通管理职能,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加强医药流通行业管理。推进长春、吉林肉菜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省工作。强化全省商务综合执法工作,组织全省商务执法队伍培训,加强典当、拍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特种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合作机制,加大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坚持不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省商务系统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受到锤炼,增强了忠诚、干净、担当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具体规定,商务为民、兴商富民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干事创业精神明显提升。各级商务部门自觉将“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商务工作始终,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形成了风清正气的良好氛围,为全省商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十三五”展望:

   潮头扬帆再起航   劈波斩浪谱新篇

  回首“十二五”,非凡成就已成过往;放眼“十三五”,光明新篇亟待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省商务事业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力争到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8.5%;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货物贸易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年均增长9.6%;服务贸易进出口超过90亿美元,年均增长12%;境外投资达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15%。

  “十三五”时期,全省商务系统将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一带一路”战略历史新机遇,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商贸流通业创新供给、激活需求,以扩大服务消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互动性、协调性,逐步形成创新驱动引领,市场大统一、开放全方位的商务发展新格局。

  在总结经验、分析环境、对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商务规划基础上,省商务厅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两大新体制”、“三大新战略”、“五大原则”和“七项重点工作”。

  推进“两大新体制”。国家分别提出构建对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构建内贸流通新体制,这“两大新体制”是国家统筹对外开放和内贸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我省“十三五”时期商务工作的主线。

  实施“三大新战略”。 一是 实施“流通强省战略”。核心任务是推进内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增强流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使流通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 实施“贸易崛起战略”。把握贸易、投资、服务融合的关键阶段,立足经济和产业优势,推动对外投资快速发展,带动外贸进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摆脱贸易困境,增强贸易发展新动力,推动贸易振兴崛起。 三是 实施“国内外市场融合战略”。着眼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推进国内外市场建设相结合,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着力在内外两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内外两大资源中集成新的发展优势,在内外两个市场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坚持“五大原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全省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商务发展动能;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商务结构调整;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商务可持续发展动力;坚持开放发展,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坐标系;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商务服务民生的功能。

  做好七项重点工作。 一是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促消费供给侧改革,打造多点支撑消费增长格局。发展居民家庭、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构建市场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民生活服务业质量。推进社区综合服务和农村生活服务机构建设。完善重要商品追溯和市场应急调控。 二是 促进流通业现代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扩大电子商务城市社区、农村应用推广。推进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创新,增强中小商贸企业活力。推进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创新,促进流通企业集约化发展。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 提升外贸规模质量。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创新市场开拓渠道。培育外贸新模式,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市场采购贸易。加强对俄朝经贸合作。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四是 培育服务贸易发展。壮大服务贸易主体,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市场。推动服务贸易产业创新,提升服务外包发展水平,完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五是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支持省内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优化境外投资质量结构。扩大对外承包工程规模,完善“走出去”服务促进体系。 六是 构筑贸易流通新格局。统筹区域商务协调发展,推动“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口岸建设和开放,加强对外互联互通,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 七是 促进开放与安全协调发展。建立“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完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商贸领域安全生产。

   2016: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真抓实干

   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商务工作意义重大。展望2016年,中央出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若干意见,标志着我省迎来了全面振兴发展重大政策机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不断推进,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将为我省全面开放提供巨大空间。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和消费平稳增长,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经济稳中向好条件和基础基本具备。

  同时,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低速增长和调整分化中,总体疲弱态势没有明显改变。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趋势性周期性放缓,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消费品市场增长动力不足,外贸进出口增长点缺乏,全省商务发展面临的环境将更复杂,困难将更大。

  2016年全省商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个五”战略部署,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稳增长、保份额、保位次、转动力”为总基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着力推动扩大消费,促进外贸企稳回升,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5.0%,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5.0%,服务进出口增长12.0%,努力实现“十三五”商务发展的良好开局。 

  ——全力抓好消费促进,确保内贸稳定增长。贯彻落实国家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和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消费供给提升行动”:一是积极开展促销。组织全省千企促销系列活动。举办外埠商品(吉林)展洽会,组织企业开展吉林名品域外行活动,设立吉林名优特产品的销售网点、专柜。开展信用消费惠民活动。举办品牌车和二手车交易会,规范成品油销售,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二是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举办欧洲、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展销会。鼓励大型零售企业经营代理国外品牌,设立进口商品专区,增强中高端消费供给能力。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引导企业扩大绿色产品生产销售。三是推动服务消费。开展提升居民生活服务业质量行动,推动餐饮、住宿、家政等传统生活服务业向发展型、现代型转变。开展城市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发展便民利民社区商业网络。推进市场化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引导餐饮企业转型。四是提升农村消费。继续推进8个县市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广“互联网+流通+服务”农村电商模式,实施贫困县(市、区)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域特色馆建设。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消费潜力释放。五是改善消费环境。发挥协调监督作用,抓好全省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做好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验收工作,抓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加强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发展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多样化商品流通,防范金融风险。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

  ——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推动流通业转型升级。按照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要求,深入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重点开展“流通现代化推进工程”: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继续推进创建国家和省级电商示范基地,支持国家和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做大做强,创建10个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推广“互联网+社区服务+流通”的社区电商模式,完成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覆盖300个城市社区,开展智慧商圈和智能特色街区创建,推进城市商业智能化。与阿里巴巴合作累计建设500个以上“村淘”和“淘宝村镇”项目,推动10个县市开展菜鸟物流和“蚂蚁金服”项目。二是建设商贸物流体系。建设长春市国家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推进吉林市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推动省级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分批在全省中心城市推广“96656”城市配送智慧物流平台,推动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在10家商贸物流企业开展智慧物流配送示范试点。三是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电子商务、信息化及物流配送为依托,发展直营连锁,建设直采基地和信息系统。引导连锁经营企业向新型服务业发展。推动连锁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建立直采供货关系,提高流通连锁化率。四是推动传统商贸业升级。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改造升级西部杂粮杂豆、中部玉米大米、东部人参和长白山珍等全国性专业市场。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大宗商品流通企业建立B2B电商平台。鼓励大型实体店开展全渠道营销,引导大型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提高自营比例。

  ——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促进外贸企稳回升。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促进外经贸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力遏制外贸下滑态势。全力实施“稳、拓、引、创”四项举措:一是稳定增长。加强跟踪服务,稳住一汽、长客、通钢等全省外贸前150户重点企业进出口不下滑。推进省级18个综合型外贸基地转型升级,增强基地出口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石油、天然气、原木、水产品、化工、矿泉水等重点贸易品种扩大进出口。二是开拓市场。省商务厅按照区域市场对外经贸处室职能进行了调整,核心是统筹外经贸融合发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今年将启动实施“吉林省国际市场开拓三年行动计划”,年内重点抓好渠道建立对接、贸易平台搭建、外经贸项目储备等基础性工作。三是引进企业。面向广东、上海、青岛、宁波等外贸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开展系列贸易招商促进活动,与外贸企业进行对接,采取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吸引企业在吉林落户发展。推动吉林云天化、建龙集团、中矿国际等一批企业力争把“母公司”进出口吸引到我省,鼓励支持省内企业代理同行业企业进出口业务。四是创新模式。推进省内传统外贸企业向“互联网+外贸”转变,支持长春综保区完善跨境电商平台功能,在开展对俄出口业务的同时,发展对日、韩进口业务,打造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格局。推进阿里巴巴、亿赞普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项目和跨境电商集聚园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以落实国务院支持外贸发展的文件为抓手,继续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推动实施收费正面清单,为企业减负助力;进一步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扩大保单融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外汇储备委托贷款覆盖面,加大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支持,增加短期险规模,改善企业融资服务;落实扩大进口政策,扩大资源能源、机械设备和一般消费品进口;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建设,提高查验针对性和效率,优化通关环境,加强与海关、商检、财税、口行等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

  ——突出园区和项目建设,提升走出去质量效益。立足我省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境外合作园区和重点项目为抓手,扩大走出去规模,提升走出去质量。一是打基础。推进落实165个列入商务部项目库的重点合作项目;加强与建材、机械等行业协会联系,挖掘一批项目;加强与山东、江苏等外经贸大省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吸引南方企业入驻吉林开展投资合作,引进一批项目;协调有海外项目的省内企业与央企对接合作,实现互利互赢,嫁接一批项目。二是建园区。指导俄罗斯泰源农牧业产业园区、木材加工园区、蒙古中蒙现代农牧业国际合作区、赞比亚农业合作园区项目加快建设及招商步伐。探索依托华峰能源公司在俄罗斯煤矿项目建设能源开发园区,支持企业筹建柬埔寨工业园区、苏丹和埃及工业园区。制定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确认和考核管理办法。三是筑平台。对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展会和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型展会进行梳理,组织企业参展洽谈对接。利用已经建设的境外营销展示中心要加强与当地商会、驻外使领馆联系与沟通,完善信息和服务,扩展中心功能。同时,在重点市场国家和地区再建设一批营销展示中心,形成境外营销网络。利用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在当地政府部门、商会及贸易伙伴建立的合作关系,为省内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四是抓项目。推动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一汽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和扩建项目。关注长客股份投标香港、澳大利亚地铁项目进展。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组织装备制造、建筑、电力、水利等承包工程企业参加工程项目投标。支持企业积极承担BOT、EPC等总承包高端项目,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升级。争取商务部和进出口银行支持,推动省投资集团实施柬埔寨粮食仓储项目,推动欧亚集团俄罗斯吉滨商贸园区、省交通建设集团巴基斯坦游乐场、吉林加一土产公司俄罗斯人参种植加工等一批项目。五是促贸易。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解决产能过剩,带动贸易发展。依托一汽集团、长客轨道、昊融集团、中油化建等一批重点企业在境外建设基地、资源开发、工程承包项目,带运我省设备、技术等产品出口。支持海华集团、大洋农业、中信木业等一批企业,扩大煤炭、农产品、木材等大宗商品进口。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落实省政府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实施意见。一是培育重点服务贸易项目。完善相关领域重点服务贸易企业联系制度,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重点推动东北电力设计院与印度尼西亚生物质电站工程设计项目,长春鸿达公司与老挝国防部“数字化军营”项目,吉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吉林创新产业园引企引智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服务贸易支持项目。二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集聚。重点推进长春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吉林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延吉科技创新园等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发挥延边对韩经贸合作优势,探索打造对韩服务外包特色园区。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稳定业务渠道的域外服务外包企业,支持企业承接软件研发、广告创意、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三是开展服务贸易促进。开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扩大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范围。组织服务贸易企业参加上交会、京交会、软交会。办好2016年长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年会、吉林(松花湖)服务外包发展论坛。

  ——培育特色品牌展会,做强做大会展经济。落实省政府加快全省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政府引导服务,企业自主经营规范,协会行业沟通自律三位一体的会展业经营管理体制。一是提升展会品质。集中优势资源,树立精品意识,创新展会活动,鼓励引导品牌展会做大做强、提高品质,突出抓好汽博会、农博会等现有品牌项目,不断提高展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二是引进知名展会。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依托我省优势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大对企业和品牌展会扶持力度,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对外会展经济交流合作,引进国际性品牌会展和专业性展览项目。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会展核心业务,带动物流、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以及策划、广告、设计等配套服务产业共同发展,扩大会展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加强商务系统自身建设,展现务实进取新风貌。一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谋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摆在第一位,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抓好《准则》和《条例》的贯彻落实,把纪律建设贯穿商务改革发展的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商务联动发展。本着全省商务系统“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的原则,强化省、市、县三级商务部门上下协作、联动发展。厅直机关处室加强工作设计和对地区工作指导,主动深入基层,帮助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商务部门加强与厅直机关的联系,及时沟通重大政策落实情况、重大项目进展情况、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形成推动全省商务发展的强大合力。注重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增强全省商务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抓好商务领域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管行业管安全”思想,切实落实商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推进与安监、消防、质监等部门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合作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春季行动”、“夏季攻坚”和“秋冬会战”,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攻坚意识,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全面做好商务领域各项工作,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突出创新驱动、苦干实干,着力破解制约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商务系统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改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建设服务型商务。严格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宣传商务工作重点和亮点,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提升引导舆论能力。

   2015年全省商务工作亮点扫描

  促销活动成效显著。2015年,全省商务系统全力组织扩大消费,加强工作督导和调度,在全省组织近千户企业开展10大主题2300多场促销活动,拉动消费670 亿元,促进了消费实现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增速在东北三省列第一位。

  东博会工作成果突出。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期间,省商务厅共承办7个国际会议,其中,东北亚高层论坛得到商务部及省领导高度好评,中俄边地贸会议、服贸大会、国际产能合作大会、豆类年会等会议规格高、影响大,国际采购商大会达成采购金额5.1亿美元,电商对接大会现场签约2.7亿元。

  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召开全省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推进动员大会,整理挖掘165个重点项目并列入国家项目库,得到商务部充分肯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17%,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增长7倍多。

  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截至目前,俄罗斯泰源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木材加工园区稳步推进,蒙古农牧业园区正在办理购买的2.5万公顷用地土地证,赞比亚(吉林)农业产业合作区正在招商。

  新型外贸商业模式势头强劲。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2015年长春综保区跨境电商零售业务已实现货物出口近1000万票,在使用海关正规监管系统的试点城市中,出口业务量位列全国第三。“长满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百日,运输货物超3500万欧元。

  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通过逐步完善工作机制、科学编制规划、培育重点企业等手段,不断夯实服务贸易发展基础,扎实推进服务贸易提速增质。2015年1—9月,全省服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2%;全年,离岸服务外包同比增长17.4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城乡电商打造“吉林模式”。推进8个县(市)创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政策资金1.5亿元;创建城市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覆盖五市(县)60个社区近60万居民。打造“互联网+流通+服务”县域农村电商模式和“互联网+社区服务+流通”社区电商模式,构成城乡电商“吉林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共同配送提高水平。长春市城市共同配送“712工程”圆满完成,“96656”智慧物流平台正式启用,并逐步在全省推广应用,共同配送网络初步形成,促进了城市物流降本增效。

  国家市场化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采取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设立基金平台,探索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目前,已争取国家支持资金6亿元,通过社会募集12亿元,基金规模达到15亿元,储备养老项目390个。成功举办中国养老长白山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