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县域百变样本:双辽市忠信村“百变”记
“驾!这条道哇没人修啊,全是坎来尽是沟哇……驾!这条路哇真特殊哇,多少年来不给铺哇,春耕化肥运不进,大棚柿子运不出哇!老百姓急得哇哇哭啊!”199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三鞭子》中的台词,让观众在欢笑中也充满了无奈。
“那个时候可真像小品里说的那样啊!老百姓家里攒了几个月的鸡蛋,遇到几场雨就搁坏了。晴天也不行啊,出门全是灰,还总卡跟头……”双辽市永加乡忠信村的王占山是一名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曾经担任过忠信村的村支书。改革开放40年,他亲眼见证了家乡村屯翻天覆地的变化。
晴灰雨泥成历史 再无陷脚摔跟头
“你又出去溜达去了啊?老王头!”“今儿天儿多爱好啊!我在家也待不住,就喜欢出去溜达,车也方便啊!咱这住着可比城里好多了!”9月中旬,秋高气爽。早上刚刚下了一场小细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格外的清新。在忠信村出生长大的王占山深深地爱着这片家乡热土,眼巴前的家乡更是让他内心欣喜不已。崭新的柏油路,路上还有标线,两侧绿植鲜花,中间是排水沟,院墙整洁。雨后,路面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就算手头有垃圾也不舍得往上扔。
“看看!这就是我家这儿,不次于城里头。村部这有文化小广场,农闲的时候我们扭秧歌、跳广场舞,带小孩儿的都来这……”王占山每逢遇到外来人,都会毫不吝啬地夸奖忠信村。微微耷拉的眼角和像开了花的嘴,无不透露着真实。
看着眼前标准化的村路,王占山不禁回想起自己几十年前的经历。
王占山今年62岁,是忠信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1975年至1985年期间,他曾就任忠信村的村支书,是一名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提起改革开放40年家在方面的变化,他一下就想起了当初的经历。
王占山说,很多人提起以前的村路都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土”来形容,这句话很贴切,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句话形容的还差。尤其是遇到下雨天,很多人根本就出不了村,即使出了村,也是在泥水中滚爬过去的。
“有一次家里给我做了一双新鞋,因为下雨我没舍得穿,把鞋揣衣服里,光着脚丫子回了家。改革开放这40年,我们农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决策,我们老百姓永远记在心里。”王占山回忆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