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全省“禁塑”:有些市场竟然“没听说”

06.01.2015  11:42

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盒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对于省政府颁布的这一政府令,商贩和市民有的表示知道,有的则表示“没听说”。同时,记者注意到,大型超市、商场仍在有偿使用塑料袋,集贸市场、小商店及小摊床那里仍在免费提供塑料袋,可以确认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袋难觅踪影。

超市:“平头袋”用量大

在乐天玛特超市船营店内,正在购物的王艳告诉记者,自从超市实行塑料袋收费后,自己每次外出购物都揣上一个无纺布袋,这样既环保又省钱。

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塑料购物袋的用量少了,但随手撕用的平头袋的用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四倍。尤其是周末,用量特别大,有时候一卷平头袋不到1个小时就被撕光了。”

记者得知,超市目前免费提供的平头袋多是不可降解的,如果消费者滥用这些手撕袋,无疑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集贸市场:超薄塑料袋“重灾区”

记者在船营区创业大市场内看到,卖菜和卖水果的摊位上都放着随手可取的塑料袋。对于《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盒规定》,许多摊主表示不清楚。

一位卖菜摊主告诉记者,他用的中号塑料袋每个成本不足3分钱。为了拉住顾客,他都是免费提供。

一个体蔬菜店主告诉记者,每天一开张,就有人向他兜售超薄塑料袋,100个才3元钱。他说,2008年实施“限塑令”的时候,开始查得比较严,后来就松了。

批发市场:难见“可降解”塑料袋

在天津街批发市场一楼大厅内,从事塑料袋批发的大小商家有十几户。在每家销售摊床上,一沓沓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整齐码放着。“小的两块钱50个,厚点的两块五50个。”一位摊主介绍。

记者询问:“有可降解的吗?”“你要好的就拿这个。”摊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手指着一沓有厂家标识、环保标识的塑料袋说。

记者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儿发现,塑料袋的质量好坏,商家是用薄厚来介绍的,并没有明确答复到底是“可降解”还是“不可降解”的。

原标题:“禁塑”:市场有些“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