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采取多种形式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

06.11.2014  20:01
延吉市多种形式纪念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 110 周年       2014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延吉市红十字会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宣传纪念活动,人道理念得以传播、志愿服务得以推广、救护技能得以提高、弱势群体得以救助。 一、              宣传先行,弘扬人道理念,普及救护知识 一是强化媒体宣传。与延吉电视台、延吉新闻网、延边晨报等地方主流媒体积极协调,加强对红十字精神、重点工作和品牌项目的宣传;作客《延吉之声》直播间,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延吉市志愿服务工作记实、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经验在《人民网》、《吉林新闻网》及吉林省红十字会网站刊载,先后通过国家、省、州、市媒体宣传报导60篇次。 二是开辟宣传阵地。借助延吉市科普一条街制作红十字宣传长廊,宣传红十字人道理念;在延吉新闻网增设宣传版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点击量近5000次。 三是丰富宣传内容。以 “5.8世界红十字日” 、“世界急救日”、“会法颁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以“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在行动”为主题的博爱宣传周活动;印发《红十字知识手册》、《应急救护手册》5000余册;组织12000名红十字青少年参加全国红十字运动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竞赛;与延大红会、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印发宣传折页10000份。 二、              志愿服务,帮扶弱势群体,推动精神文明 一是立足于流动的城市名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红十字巾帼爱心出租车队作为城市的流动名片,经常帮扶弱势群体做好人好事,传播人道理念。此外定期到志愿者服务基地开展清洁、探访等慰问活动;助残日期间组织队员与20名残疾人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高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接送考生240人次;老人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与老人共度节日。       二是立足于应急救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组织建设及能力建设,加大对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扶持力度,投入2万元购置应急救援器材;平时救援队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应急演练及避险逃生知识普及工作,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野外搜救工作。开展应急演练6次,开展搜救任务3次,成功救援3人       三是立足于救护培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延边大学护理学院招募156名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招募78名志愿者成立延吉市救护培训师资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庭院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举办培训320期,培训9670人次。世界急救日期间,在青年广场表演了7个不同场景的应急救护模拟演练,参加活动的近1000人。 四是立足于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学习雷锋月、世界红十字日、重阳节等节假日为契机,组织志愿者开展家政便民、医疗保健、人文关怀、物业维修、娱乐学习等志愿服务3500人次;搭建救助平台,在社区红十字服务站成立博爱超市,采取公益性无偿、互助性低偿和市场性有偿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贫困居民实施援助;成立心理援助服务队,举办心理疏导3期。 三、              救护培训,保护生命健康,提高互救技能 一是加强师资建设,选派9人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培训;举办市级救护师资培训4期, 6个街道、48所学校的113人获得了《救护师资证书》。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争取省红十字会、市财政专项培训经费15万元,购置救护培训口膜、止血带、三角巾、绷带、固定夹板、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急救包等,为应急救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三是规范培训管理,救护师资严格按照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考核发证的“四统一”要求,扎实开展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举办应急救护培训59期,2440人接受培训。 四、              人道救助,改善弱势境况,保障百姓民生 一是开展备灾救灾工作。加强救灾备灾储备库建设,新建1个红十字备灾库,筹集3.5万元购置20种生活必需品组装100套家庭救灾箱,累计储备救灾物资40万元;修订《延吉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为全市重点应急成员单位,坚持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核实灾情,迅速筹备赈灾物资,及时有效的安顿受灾群众。1-10月累计赴火灾现场34次,救助232人次,发放物资8.6万元,救灾率达到100%。      二是开展人道救助工作。以“博爱送万家”为救助品牌,            适时开展助困、助残、敬老、救医工作;开展圆梦大学金秋助学活动,资助44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5.5万元。争取援助项目,开展红十字救心工程,将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送往韩国接受无偿手术治疗;争取中国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4万元救助2名白血病患儿;1-10月累计发放救助物资53万元,救助45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