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畅通口岸大通关——珲春市圈河边检站创建“国门党建一体化”纪实

21.07.2015  12:00

  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美誉的珲春市圈河口岸,是我省对朝贸易过货量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我国直接进出朝鲜罗先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唯一通道。近年来,圈河边防检查站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联合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成立了“国门联检党委”,创造性地开展“国门党建一体化”活动,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警地双赢”的“大党建”格局,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和图们江区域开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边检服务,打造了和谐、畅通的口岸大通关环境。

  近日,记者走进圈河边检站,宽敞、整洁的出入境大厅里旅客井然有序,验证台前,检查员热情地为过往旅客服务。“现在过关很方便,比之前节省了不少时间,一个30人左右的旅行团,用不上一个小时即可顺利过关,这要是在以前,基本上要小半天时间。”远东国际旅行社随团负责人孙莉波说。

  自开展“国门党建一体化”活动以来,联检单位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113.6万人次,验放车辆34.1万辆,提供延时闭关、临时开关服务600余小时,救助境外受伤病重旅客50余人,联合为国家、省市代表团提供通关服务16批、1000余人次,为外贸公司和边民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圈河口岸正式实行“无周日”通关,成为全省率先实行7天工作制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国门联检党委”在重视抓好联建单位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口岸联合成立了“两队一岗”,即:党员先锋队、党员服务队、党员示范岗,创设了“国门联检爱心基金”,开展了以“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比觉悟、比作风、比养成”的“三亮三比”党员先锋实践活动,在服务口岸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树立了一面面先锋旗帜。近年来,联检单位“两队一岗”为旅客提供便捷服务15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400多件,赢得了“一片丹心为人民,固边守关显本色”的赞誉。

  圈河边检站实施“国门党建一体化”建设后,探索出了一条务实、高效、独具特色的创联建之路。通过党建共建,有效促进了业务建设,优化了通关环境,打造了“资源共享、通关共商、和谐共促、形象共树”的口岸党建新格局,为推动驻地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口岸快速增长的客货量,“国门联检党委”协调珲春市政府增加了口岸建设用地,在口岸建成了“货物查验专用通道”,边检、海关、检疫和口岸办的党员们在“国门联检党委”的统一协调下,进驻“货物查验专用通道”,实现了部门联动、快速通关,商贸旅客的通关速度比以往提升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