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变奏曲”——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春实践”

13.03.2017  17:38

  时至三月,冰雪消融,沉睡一冬的吉林大地渐渐苏醒。这是吉林省进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个备耕期。

  面对玉米降价现状,农民不得不仔细思考:2017年的地如何种?这一亩三分地儿适合种啥?种出来卖给谁?这一连串问题,让这“黄金玉米带”的冬天多了一丝担忧和迷茫。

  春,悄然而至,春耕不等人。近日,记者推开厚厚的“规划”和“文件”,走向长春市的村庄、农户、合作社以及企业,去探寻吉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春实践”。

  农民思变:开动脑筋,踩着市场的鼓点儿走

  “以前种地,啥补贴高就种啥!种玉米利润高、省事儿、技术也成熟,春天种上,秋天收完直接拉到粮库卖给国家,啥也不用愁。”榆树市农民王海说,往年种地不用操心,只要这玉米的种子种进地里,它就从来不让你失望,高产、质优、价格好。

  “现在种地,得动点儿脑筋。首先,要看咱这块地能种啥,还得看咱会不会种,最重要的是秋收的时候,咱能卖出去,卖个好价儿。”九台区刘庆山说,他流转了287公顷土地,往年一直种玉米。2016年玉米降价,他不得不想出路。整个冬天,他只做了一件事儿——考察市场。

  2017年1月份,刘庆山刚刚决定种黄豆,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这块土地适不适合种黄豆?已经十多年没种过黄豆了,种黄豆的技术都有点忘了。刘庆山是种粮大户,2016年冬天,他流转土地已达500公顷,种啥不种啥,不能儿戏。他先后拜访了几位农业专家,两个疑问得到解决。进入2月,刘庆山前思后想,还是改变了主意。促使刘庆山放弃种黄豆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种地要看政策,补贴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重要收入,刘庆山打听了一下,2017年玉米和黄豆轮作国家给一定的补贴,但这个补贴数量有限,并不是每一个地块都有,2017年,他这块地,就拿不到补贴;第二,就是销路。虽然,他考察市场后得知,国内的黄豆市场缺口较大,加工企业多使用进口黄豆,但他仍不敢冒险。种植黄豆一但成本降不下来,品质又上不去,怕是要损失惨重。市场瞬息万变,农民的种子只要落地,那就是和大地签订了一年的“生死契约”,容不得“悔改”。

  刘庆山最终决定拿出部分土地种绿色蔬菜。他告诉记者,种菜,他也是经过风险分析的。首先,他有种菜经验;其次,种菜的比较效益好;再者,菜需要新鲜,外来市场的竞争力小,风险就小。

  “种地,要跟着市场走,最好是找到一把价格的‘保护伞’。”榆树市大坡镇董玉辉水稻种植合作社已经早早备好了稻种和有机肥料。他说,大坡镇水稻品质高,打品牌也打出了名堂,市场对好大米需求变大,所以,我们不能再种高产低质品种,2017年,我们全种好品种。为了保证所种水稻全部能卖出去,卖上好价钱,合作社已经和当地的“吉富米业”签了订单。

  董玉辉说,农民种地必须看市场,这是趋势,也是一种进步。可是,农民离市场太远了,对市场并不敏感,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把“保护伞”,与企业合作,订单生产。

  与董玉辉相比,九台区红光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在优化农产品品质方面起步更早。2007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以做品牌为目标,良种配良法种出优质水稻,提高效益,农民增收幅度较大。2017年,合作社加大了有机种植面积,加大科技力量,在种植方式上,主动思变创新。

  带动效应:龙头劲舞,市场风云中大显身手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2017年,长春市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而这背后强有力的“推手”就是龙头企业。

  九台区波泥河街道办事处农民王立才就是靠与“天景公司”订单种植致富的。王立才说,给“天景公司”种订单鲜食玉米收入高又没风险。每年春天,“天景公司”把种子、有机肥等生产资料送到地头,还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秋天收获后,把玉米送到“天景公司”,再一起结算种子和肥料钱。

  “天景公司”副总经理刘凯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顷鲜食玉米产量在4万穗左右,农民收入可达3.3-3.5万元之间,是种植普通玉米收入的2-3倍。而鲜食玉米可以复种白菜等作物,产生二次效益。

  农民王立才就是受益农民之一,每年收获了“天景玉米”后,又种上大白菜,大白菜收获后以不错的价格卖给“朱老六”,经过加工变成市场上有名的“朱老六酸菜”。

  2017年,“天景公司”鲜食玉米在长春九台、德惠、农安、榆树等吉林省13个县、市、区600多个村屯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3000公顷,公司下设九台、净月、土们岭三大生产基地。“天景公司”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新建合作社100多个,带动农户22100个。

  在“天景公司”董事长曲广深的案头,总是堆放着厚厚的文件,其中两份是“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吉林省发展趋势”“关于黑龙江省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的信息情况和思考”。“天景公司”作为鲜食玉米行业内的“NO.1”,我国鲜食玉米的发源地,不仅要进行市场调查、深度市场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引领消费市场。

  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农户与企业以订单的方式合作,一方面解决了农民信息滞后,脱离市场的困境,降低种植风险;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民调结构时先期投入资金问题。据了解,对于一些资金短缺的合作社,“天景公司”经过考核后,还为其担保贷款。

  “资金、技术、销路,是农民调结构的难点、痛点。”吉林省晰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种植、生产、加工、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农业科技型企业。董事长王雪楠告诉记者,种一公顷马铃薯的收入是种普通玉米收入的3-5倍。但是为什么一些农民不爱种?一方面,马铃薯难存储,一旦秋后卖不了或者价格低,农户就会有损失。另一方面,种马铃薯的成本投入比种玉米的投入高3-5倍。而且,种马铃薯也是要有专业技术的。“晰晰农业”每年将种薯销售给农户及专业合作社,并签订收购订单,田间管理,全程提供专业服务,秋天再把马铃薯回收,这就解决了农户及合作社马铃薯难以存放及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晰晰农业”还提出了帮助农户贷款的服务,农户可以先种地,秋天卖马铃薯时,连本带利一起由“晰晰”偿还,并从马铃薯总款中扣除。

  政府引导:长春结构调整的优、绿、新“三字经

  结构调整,不是单纯品种数量方面的调整,而是要改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是长春市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绿”“”。

  田野“变奏曲”,正在长春这片黑土地上鸣奏一阕恢弘的农业交响乐章——

  长春市立足区位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和效益原则,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宜粮则粮,宜特则特,适当减少普通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引导农民合理改种水稻、大豆、高粱、马铃薯、杂粮杂豆、黏甜玉米等作物,适当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三辣、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

  继续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等,全面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

  适度发展青贮玉米种植,推进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竞争力;

  调结构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要增收,也要增智,提高自身发展能力。长春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民培训活动,为农民解读农业政策、讲解农业种植技术、分析农产品市场趋势、引导农民算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损耗,提高农民自身发展能力。

  在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方面,长春市也大有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工业化。重建“鱼鳞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适度经营,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重构和再造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护……

  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春实践”,正在成为吉林省打造现代农业的“经典样本”,实现农业产业化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