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父母双亡小男孩 寻当年资助他的吉林大姐

09.06.2015  22:03

20多年前,他在贵州省毕节县读小学;她在 吉林 市轻型车厂刚参加工作。他父母双亡,生活困难;她慷慨解囊,从不多的工资中挤出资金捐助给他。

20多年后,他漂泊至福建泉州成家立业,有了一群孩子。他总想起这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希望可以表达感谢之情。当地媒体《海峡都市报》和本报联动,最终于6月9日找到了她——李晓丹。

20多年后不忘当年好心人

6月9日早上,新文化记者拨打苏永相手机的时候,被提示无法接通,号码已被转至来电提醒业务。再次拨打,仍如是。

十几分钟后,苏永相回拨过来,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解释:“我这信号不好,看到来电提醒就拨打了过来。”

苏永相目前在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镇一家石材厂工作。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得来不易。要知道,16年前从老家贵州省毕节县(2011年改称毕节市)漂泊到泉州打工的时候,身上只有20元钱。他说,能找到这份月收入四五千的工作,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李晓丹。

时光回溯至20多年前,当时的苏永相还叫苏猛,正读小学2年级。彼时的他,已经体会到生活的艰辛——1岁时候,父亲去世,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生活、学习费用全靠叔叔一家承担。

“叔叔家很穷,也有很多孩子,住的是茅屋。叔叔总锁着眉头,为明天的饭发愁。”苏永相回忆,借助“希望工程”,他结识了吉林省吉林市的李晓丹,才让他得以继续学业。

那个时候,苏猛每个学期需要30元钱学费。“她一连3年多、6个学期给我汇了一共200多块钱到乡政府,然后我取钱去交学费。直到小学6年级的时候,家里实在坚持不住了,我辍学了。”苏永相说,尽管如此,他仍是十分感激李晓丹。

“没有她的资助,我不可能再读3年小学。正是这3年的学习,让我能够识字、会算数。我能够写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每月的工资包括哪些构成。工作中,客户常会要求把石材切割成多长多宽,如果不识字我根本干不了啊。”苏永相说,他从心底由衷感谢李晓丹,将她视为生命中的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大恩。我们那地方在那个时候,能够读5年小学是挺不容易的了。” 

遍寻无果求助媒体寻找恩人

其后,苏永相开始了打工生涯。其后,漂泊至福建泉州,后又娶妻,一连生了5个孩子。稍有积蓄后,他将叔叔和妻子接到泉州定居。

这些年,他并没用忘记李晓丹。尽管当年他和她的往来信件已经找不到了,这个名字却深刻印在他的心底。以前,苏永相有张地图,他在上面将吉林市标了出来,告诉自己恩人在那里。

前年的时候,苏永相按照记忆中的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轻型车厂3车间”,又给李晓丹写了一封信。可是没有得到回信。

此后,他尝试过通过“114”寻找李晓丹,可是因为口音等多个原因,并没有找到。前几天,他决定通过媒体帮忙寻找,于是拨打了当地媒体《海峡都市报》电话。在接受《海峡都市报》记者花蕾采访的时候,他说自己甚至想好见面第一句话:“您好,还记得贵州那个总爱写错字的小孩吗?现在他长大了。”

两地媒体联动帮忙找到李晓丹

6月9日早,新文化记者来到“轻型车厂”。这里已经改名为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经过辗转寻找,终于联系到了李晓丹。她是该公司装备部工装车间的员工。

闻知记者来意,42岁的李晓丹抿嘴微笑:“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我都不太记得了。”

新文化记者提醒她,那是个爱写错别字的孩子,她笑得更欢了:“他确实挺爱写错别字的。我姓李,他总写成‘季’,我原来是工具厂的,他总写成‘工句厂’……”

“没想到当年的小小帮助,会给他人带来二十多年的感动。他还能记得我对他的帮助,我也感到很欣慰。”李晓丹说。

“没想到他还能记得”

在同事辛凯和常应的帮助下,李晓丹的回忆慢慢浮现:那是在1993年,20岁的她刚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钱。当时单位响应共青团号召,呼吁员工参与“希望工程”,帮助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问题或者已经失学的儿童完成学业,她选择了一位叫做苏猛的8岁男孩。

之后,直到1996年常应开始工作那年,李晓丹连续6个学期给苏猛汇钱。“每学期30元,一年60元。中间有没有额外的汇款我记不清了。”李晓丹说,当时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是在尽力帮一个孩子。“后来他不上学了,不然我还会汇款帮他的。”

“真没有想到他还记得这件事,还记得我。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挺好。”李晓丹说,她压根儿没有想到,此事会在20多年后被旧事重提,还能被新闻媒体报道。

“没有想要回报”

对苏永相寻找恩人的行为,李晓丹连连赞誉。同时,她也一直在说,自己从始至终没有想过任何关于“回报”的问题。

每年60元钱在今天看来不多,在当时可是李晓丹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比她早5年进入工作岗位的辛凯还记得,当她接到苏猛寄来的信和照片时候,兴高采烈的样子。

“当时也有人说我傻,自己都顾不过自己来,还拿钱给那么遥远的素不相识的人。不过我也没在意,这种事应该帮。”李晓丹说。

前年,苏永相再次寄来的信,李晓丹其实收到了。“还是错别字连篇,我们单位名字也不对,我的姓还是写错了。”李晓丹笑称,她看到信后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回复。

“我就想别整的好像施恩求回报似的。也没做啥,就是当时做了一点小事。没想到他整这么轰动,发动媒体来找了。”李晓丹说,“谢谢他的诚意,不过真的不用谢我,那是应该做的。”

同事评价:她本就乐于助人

“李姐是个很热心的人,乐于助人。印象中我们谁有事找到她了,她只要能做的就不会拒绝。我们工会活动多,她也很积极参加活动。”该公司分会主席田林得知李晓丹的事迹后,连呼惭愧:“要是我,可能都做不到像李姐这样。这种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李晓丹离异后带着19岁的儿子生活,家中还有近80岁的父母,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可是她并没有希望她当年帮助过的人来帮她,而是选择了默默付出,这尤为难得。”  田林说。

新文化报(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