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花怒放

15.11.2015  21:51

    记者 张育新 伊秀丽 石巍 赵广欣

    10月,凉意渐浓,长白山脚下的万良镇,却热闹起来。

    一种物产的升温,将令小镇在接下来的数月间,涌动巨量的财富。

    每年秋天,周围山区的农民将他们种植的收获物集中到这里交易,集聚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的买家。这种行销世界,甚至带动了一地经济的神奇物产,就是人参。

    抚松县万良人参交易市场——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去年的交易额达到171亿元。没有电子牌价,没有支票,没有合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原始交易的市场,它所成交的人参价格,却被看作国际市场价格的晴雨表。

    这是中国人参迤逦数千年后,由吉林人制作的人参产业巨制中的一个镜头。

    《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吉林省人参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2010—2020年人参产业发展长远规划》——吉林人参产业,发出了历史最强音:

    2014年,吉林人参鲜货每公斤均价178元,达历史最高值;人参产品包括精致人参、人参食品、保健品、药品等1000多个品种,产品增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2014年,全省人参产值达4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92%。预计到2020年参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响彻千年的喊山号子,如今被“新把头”们喊得更加响亮,传得更加遥远。

     集安:红线牵出林下参

    素有“人参之乡”的集安市清河镇,走出了“女参王”王桂秋。

    小时候常听的人参娃娃故事,让这个年过半百的女老板魂牵梦绕。

    很久很久以前,长白山脚下有户人家。一天,家中的小孙子出去玩,回来时跟爷爷奶奶说:“今天我跟一个穿着红肚兜的小孩儿玩得很开心。”奶奶奇怪:这附近就咱一家,哪来的小孩儿呢?奶奶想了想说:“我给你根针,穿上红线,你明天跟那孩子玩的时候,把针偷偷别在他的辫子上。”第二天,小孙子又出去跟那个穿着红肚兜的孩子玩耍,就偷偷地把红线别在了他的辫子上。于是,奶奶捋着红线找啊找,终于在山林深处,发现红线系在了一棵人参上。

    从此,传说中的这根红线也系在了王桂秋的心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根红线开始牵动王桂秋的神经,她的目光瞄向了日益火爆的人参市场。她卖了家里的一头猪,拿着200元到生产队收购了半袋参,卖了1700多元钱。这在当时可是笔不菲的收入。

    走上了致富路,王桂秋的脚步可就停不下来了,甚至迈出了大山,将红线扯到了大江南北。

    生意越大,视野也越开阔。她清醒地认识到靠传统砍伐林木来发展人参的生产方式,最终只能是自毁财路。而且她发现南方市场对野山参的需求非常大,可是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野山参却十分稀少,爱琢磨的她想出了林下种植的主意。

    1985年,26岁的王桂秋承包下1000亩的林场,开始了林下种植人参的尝试。

    王桂秋说:“以前种植人参,破坏了林地,而且人参从种到采经历五六年,种过人参的地养分被人参吸收掉了,30年以后再种人参都不行。林下参年头久了,和原生态的野山参一样,还不破坏生态环境。” 

    林下参的尝试成功了。1995年,王桂秋以滚雪球的方式搞起了人参加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到1996年,王桂秋投资10多万元,将原先200平方米的人参加工厂扩建到3000平方米,年实现利润30多万元。

    王桂秋的林下参富了自己,也带活了集安市的整个人参产业。近年来,集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入林下田”战略,大力发展林下参和非林地栽参,加快转变人参种植方式,全市林下山参发展到15万亩,非林地栽参1.5万亩,几年来共保护节约林地17万亩。

    目前,该市共有人参加工企业123户,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户、省级3户,人参总加工能力过万吨。特别是以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等为龙头的企业,已开发出人参产品15大系列310余种规格,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果、花的全面利用。其中,益盛药业生脉注射液、振源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和康美新开河模压红参等核心产品年单项销售额均超过亿元。

    2015年开始,集安市计划投资10亿元,对现有清河人参市场进行扩建,集中打造一个占地1100亩,集人参博物馆、人参深加工产业园为一体的人参加工、交易、旅游中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交易额30亿元、产值30亿元、税金4.6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依托“益盛”、“新开河”两大中国驰名商标,全力打造益盛“汉参”、新开河“国参”品牌,努力把集安人参产品和人参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人参种植方式的转变,让集安的山更绿了,水更蓝了,人参市场也更兴旺了,王桂秋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经过30年的打拼,王桂秋创立了集安市吉聚参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为4500平方米,可加工红参、西洋参、大力参、生晒参、深键参、礼品参等16个品种,年加工水参25万斤,各种成品参30多吨,年产值1000万元,收入达百万元以上。

    这正是:“女参王”心系一红线,林下参造福千万家。

     抚松:人参之乡的蜕变

    地处长白山腹地的抚松林地面积占到全县面积的90%、年降水量800毫米,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人参的种植与生长。根据当地的考证,抚松的人参种植历史有450余年。

    1953年,抚松的人参经营户达到1977户,占到全县农户的32.5%。当时,在计划经济下,全县的人参种植均由国有参厂负责,种植规模基本稳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平。到上世纪80年代初,抚松全县相继建成了18个国有参厂,每个乡镇均有一个参厂。

    得益于一系列助推政策,抚松的人参种植在上世纪80年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到1985年末,抚松全县的人参种植面积达到433万平方米,人参产量达到110万公斤,总产值达4626万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

    1995年,抚松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

    正当抚松人为这一荣誉称号欢欣鼓舞时,却没想到危机随之而来。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抚松的人参种植面积达到顶峰,年产量突破200万公斤,过剩现象日益严重。人参开始滞销,价格下跌严重,参农怨声载道。

    此后十多年间,抚松的人参市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参农被迫转行,人参种植业遭受巨大打击。

    在经过惨烈的洗牌后,抚松县政府开始调整政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人参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上。

    2007年末,抚松的人参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认证,这被看作一个重要的转折。2008年,抚松的有机人参和西洋参又通过了环保部的GAP认证。目前人参的GAP规范种植技术已在全县范围内普及。

    不过,对于抚松来说,更大的问题也迎面而来。

    过去几十年,抚松的参地开发面积不断创下新高,可开垦林地面积逐年减少。有参无处种,再好的种植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于是,2011年后,抚松开始大力发展非林地人参种植。为鼓励参农发展非林地种植,抚松每亩补贴6000元,3年累计实施专项补贴近1000万元。目前抚松的非林地人参种植面积已达到6100余亩,占参地总面积的30%左右。

    如何让人参产业走向上游,从原料变成产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场危机后,抚松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

    2006年,抚松建立了人参产业园区。3年后,包括修正药业、北京首投在内的3个超亿元人参产业项目落户抚松人参产业园,到2010年园区已入驻企业18户,实现产值22亿元。

    2010年开始,人参价格一改过去十多年的低迷状态,反弹到几十元一斤,且一路攀升至上百元每斤。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抚松2010年的人参总产值达到22亿元,年增长率达50%。

    2011年,抚松出台《人参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人参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集约质量型升级,由初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升级。

    此后,抚松趁热打铁引来了一大批企业入驻。目前,广州太安堂集团10亿元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大自然生物工程公司25万盒人参固体饮料开发项目、森工集团5000万元人参及精深产品加工厂项目都已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将在今年底投产。

    截至2014年末,抚松共有各类人参加工企业1844家,实现加工产值84亿元。如今,产自抚松的人参滴丸、人参糖、人参咖啡、人参化妆品、人参酒等产品都已推向市场,抚松更是形成了饮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及食品等五大系列的300余种人参深加工产品。

    2014年,抚松人参留存面积占到吉林的四分之一、人参产量占吉林的近40%,人参产值达到110亿元。

    从人参种植基地到人参产业基地,抚松人参实现了量的提升,质的飞跃。

     吉林:人参产业王者回归

    “女参王”王桂秋和抚松人参只是我省人参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其背后铺展开来的是吉林人参重返“王座”的宏大画卷。

    面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持续至本本世纪初的我省人参业低迷的现状,我省一直在思索--吉林人参之路走向何方?

    从“”到“”,我省准确地寻找到了突破人参困局的出口。

    延边州工信局食品处尤迪对记者说:“韩国将人参食品做到了极致,人参糖、人参咖啡、人参面,人参食品已渗入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韩国的路边便利店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人参食品。

    “食品需求肯定要大于药品,一旦人参食品产业发展起来了,整个人参行业就不用担心了。”尤迪说,韩国人参产业走在全球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参食品的大众化、普及化。

    我国在200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将人参列入保健食品名单,但同时也规定,凡是以人参为原料的制品,不能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为打破这种困局,我省从2005年开始屡次向当时的卫生部说明情况,希望放开人参进入食品领域的限制。

    2010年,原卫生部将我省列为全国首个开展人参药食同源试点工作的省份。

    同年,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化、产业化思维谋划人参业,把人参从土特产提升到现代产业地位,计划到2020年参业总产值实现一千亿元。

    当年,吉林的人参销量就增加了2000多吨。吉林人参价格开始恢复性增长。此后三年,以每年几乎价格翻倍的速度上扬。

    2012年9月,卫生部正式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人参被允许进入食品领域。该政策的出台使得我省人参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众多企业开始涌入人参食品领域。

    东风借力,参花怒放,吉林人参产业“脱胎换骨”,在此后几年里实现了五个飞跃,也即五“”:

    ——种植之变:从“伐林栽参”到“生态栽参”。为解决伐林种参带来的破坏生态、资源枯竭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吉林省每年将新增采伐基地栽参面积调控在一千公顷以内,全省人参面积由最高时八千多万平方米控制到五千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大力推广非林地(山区农田)栽参和不破坏森林的林下参。

    ——应用之变:从“药房”跨进“厨房”。2010年9月吉林省获准在全国率先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两年后又获准人工种植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前,我省制订了人参食品通用标准,已研发出人参蔬果酵素、蜜片、酒、糖、茶、米等食品500余种。

    ——主体之变: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启动建设了抚松、集安等6个人参产业园区,引进企业投入80亿元开展人参精深加工业。

    ——市场之变:从“分散经营”到“集团拓展”。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会、国际人参大会等活动,不断拓展“长白山人参”的国际市场。

    ——科技之变:从“土办法”到“高科技”。组建人参研究院,开展人参科研,联合27个省内外人参企业、科教单位组建国家人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项目70余项,研发总经费超过3亿元。

    在通化,截至去年底,全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65户,人参产业总产值达到74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8户、市级龙头企业12户;有6户企业的24个产品获得吉林省“长白山人参”品牌,有16户企业的130个产品进入全省“药食同源”试点,“新开河人参”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在白山,该市全力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培育四大基地、构建五大中心,推动人参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人参加工产品有成品参、人参药品、人参保健品、日用化工产品、人参食品五大类310个品种。现已建成万良人参市场、长白山特产城、靖宇特产市场三大人参销售市场。全市年销售人参1.3万吨,年销售成品参4500吨,占全省人参销量的60%以上;

    在延边,可种植人参的山地和林地资源充足,州内所辖八县市均被定为国家“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保护区域;设有“国家参茸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参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个国家技术机构。截至目前,全州人参新栽面积335公顷,作货面积1592公顷,留存面积2924公顷,人参产量12466吨,实现产值84548万元,人参产量约占到全省的42%。州内紫鑫药业、韩国正官庄、华瑞参业等11户规模以上人参加工企业,加工人参1500余吨,预计实现产值5.7亿元。

    “百草之王”的神话,今日被重新书写。

    吉林人参,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