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扬帆新蓝海

18.02.2016  00:32

我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新一轮的农村发展,则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周转的力量。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一方面,从南北方发展的比较来看,我省农民的商人化改造以及农业的市场化运作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我省的“五大优势”尤其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在县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在于县域突破。因此,为县域“+”上电子商务这支腾飞的翅膀,无疑是我省电商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条捷径。而大力发展县域电商,关键是要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电子商务进农村,说到底就是要创新和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模式和市场流通体系。对于我省来说,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大量沉寂乡野的吉林名优农特产品卖出好价钱,卖出品牌效应来。

这是一片新蓝海,已经成为各大电商企业争夺的主阵地。

我省县域电商肇始于通榆。在倡导“杂粮主食化”的今天,杭州常春藤实业有限公司在通榆成立了吉林云飞鹤舞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注册了“三千禾”品牌,誓将这片浩瀚的盐碱地变成县域电商的新蓝海。

2013年10月11日,三千禾旗舰店登陆天猫商城,开启了互联网史上首次“整盘葵花新鲜直送”的事件营销。独特的营销创意,加上县委书记和县长在网上联名发出的 “致淘宝网民的一封公开信”,让“三千禾”迅速抓住了网民眼球,一举实现4天销售额过百万元的突出业绩。此后,公司又先后在1号店和京东商城开设了 “三千禾弱碱粮仓”,在阿里巴巴1688开设了云飞鹤舞官方旗舰店,并与19楼、幸福9号、今日购等社区电商平台完成对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司又开发了APP“放心粮”,并与简一陶瓷公司联合推出了“三千禾粮票”……

通榆县域电商的异军突起,引起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的强烈兴趣。2014年11月,通榆成为继浙江桐庐、广东阳山后,全国第三个、北大区第一个阿里巴巴村淘项目示范试点县。村淘首届年货大促销活动期间,通榆一举拿下村站订单总量、平均单数、平均销售额3个全国第一。

网络改变时空。两年来,通榆成功打造了以原产地直供为核心理念、以“政府背书+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营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通榆模式”,实现了从通榆到全国任何地方都只有指尖距离的嬗变。

通榆模式”的星火可以形成燎原之势吗?省商务厅副厅长孟庆宇给出的答案是:我省县域农村电商正在出现由点向面、由单向多、由量向质、由买向卖的“四大转变”。

如今,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等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在我省已形成竞争发展态势,它们设立的县域特色馆和村级惠民服务站分布在全省39个县(市)、覆盖1300多个行政村。与此同时,我省本土的电商企业也在创新和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模式上乘势发力。我省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开犁网”已在全省设立30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32%以上。而吉林指尖上的财富商贸有限公司正依托伊通县187个村级惠民服务站,推动“指尖上的财富”电子商务平台、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和便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以“互联网+流通+金融+三农+创业+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伊通模式”……

在这所有的转变亮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由买向卖的转变。据阿里经济云图显示,2014年,我省买进296亿元,同比增长46%;卖出59亿元,同比增长35%。买进和卖出比由2013年的6.7:1下降到5:1,比值下降1.7。这充分说明我省的网络贸易逆差正在逐步缩小。

沉寂的县域乡村一旦“+”上电商的翅膀,就如涅槃的凤凰,再获新生。

正如通榆县县长杨晓峰所说:“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正发生着化学反应。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电商这股活泼的力量,而电商也需要县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