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一心一意为百姓——镇赉县公安局建平派出所民警胡斌的故事

31.12.2014  12:01

  2005年警校毕业后,胡斌被分配到镇赉县公安局建平派出所工作,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领导、同志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胡斌在户籍员的岗位上从未动过,反而越干越好,同事们信任他,辖区群众需要他。作为警察,他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始终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

  胡斌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恰逢建平乡和英华乡合并,合并后的建平乡人口达到了3万,是农村派出所中人口最多的,每天接待咨询和办证的人员近百人,手续完备的办理完毕需要5分钟,每次胡斌都给办理者耐心地讲解。2006年1月,一名从浙江远道而来的大娘找到了建平派出所,声称要更改户籍资料。老人年轻时作为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到镇赉县建平乡,无意中更改了自己的姓名,后来返籍回到浙江后,继续使用更改后的姓名,几十年过去了,老人退休时麻烦来了,因为与原始档案的姓名不符,不能办理退休手续,无奈之下来到建平派出所要求更名。胡斌耐心接待了老人,并查阅了上万份户籍资料,走访了几十名知情群众,最终为老人办理了更名手续。

  派出所户籍室规范化建设是户籍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为给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前来办事的群众,胡斌在户籍室设置了读报区,配备了体重仪、打气筒、针线包、热水器、座椅,为办事群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户籍工作的需要,他从户籍业务、仪容仪表、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学习强化自己,达到熟练掌握户政业务知识、微机操作技术,力求在户口录入、身份证办理业务工作中,效率高、无差错,实现“办理业务零差错”。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实行为民服务“零距离”、便民利民“零障碍”。他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接待群众时展现出了一个户籍民警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6年6月22日下午,胡斌正在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业务,一位年近花甲的大娘走进了胡斌的办公室,称要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胡斌向大娘详细介绍了有关办证的手续,当老大娘听说办证需要46元钱时,当时就犯了难,老人身上带的钱不够。胡斌考虑到大娘家住得较远,来一趟不容易,就替大娘垫付了办证的钱。老人激动地连声道谢,连声说:“孩子,谢谢你了,改天我再给你送钱来。

  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后,群众对二代身份证的认识不足,造成换证工作十分不理想。胡斌就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各村进行调查走访,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并告知更换二代身份证的必要性。截至目前,全乡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二代身份证换证率为98.7%。

  2014年4月,胡斌在与建平乡敬老院院长张文交谈中得知,敬老院里有5位老人现在还没有户口,且老人应得的福利待遇都没有得到解决,胡斌主动提出为这5位老人解决户口问题。在近10天时间里,胡斌共走访了6个村,查资料、找证人、出证明,并找到原村支部书记、会计和熟悉这些老人情况的证人,共做了40份材料,最终将这些老人的户口问题解决了,并为老人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让老人们享受到了应有的福利待遇。

  户籍窗口是公安工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稍有不妥就会伤害群众的感情。因此,在日常办公时,胡斌始终使用文明用语,用笑脸迎送每位办事群众。由于派出所警力不足,除必要的单位值班执勤、集中学习、外出办案外,他每天还坚持到村屯走访,掌握社情民意。2007年胡斌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椎炎,致使他年纪轻轻就像一个佝偻老人,腰背弯曲,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工作中,胡斌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落实上级大走访要求,走家串户,看望孤寡老人,帮助困难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爱心帮助贫弱,用热心化解纠纷。10年来,他接待走访群众2000余人次,为群众提供咨询310余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6件。除了正常办理户籍业务外,胡斌在所里人员少、治安案件多的情况下,帮助外勤民警及时处理各类治安案件。担任户籍民警期间,通过信息比对抓获外省网上逃犯3人,处理各类治安案件150多起全部结案,参与办理破获刑事案件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所有参与的案件都得到了案件当事人及单位领导的认可,并且无一起上访案件,为辖区的稳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