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的通知

07.01.2017  00:02
吉水农水函〔2017〕1号  

各有关市、县(市)水利局,有关灌区管理单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要争做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示,根据《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和《吉林省水利现代化规划》,现组织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探索适合我省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水利现代化发展。具体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

全省共确定4处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分别为:白城市白沙滩灌区、前郭县前郭灌区、永吉县星星哨灌区和东辽县灯杆河灌区。其中,大型灌区2处,中型灌区2处。

二、试点目标

通过2年(2017-2018年)配套改造建设,试点灌区(核心示范片区内)达到设施完备、工程安全、灌溉高效、管理先进、防灾有力、生态健康的目标,基本实现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对应的灌区现代化标准,为全省灌区现代化改造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试点内容和原则

全面配套改造试点灌区(核心示范片区内)水源工程、骨干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用水计量设施和管理设施,切实加强灌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配套开展灌区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改革。

—— 系统治理,整体推进。 除配套建设灌区水源工程、灌排渠系、田间工程外,还要把田间道路、林带、配电、安全防护、管理设施、量测水等全面配套建设;切实加强现代化技术应用,提高灌区信息化管理水平。

——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从灌区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灌区人员队伍建设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进灌区改革,切实把提高管理水平做为灌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条件。

—— 重视生态建设,促进人水和谐。 在工程建设中注重兼顾生态文明;切实加强节约用水,促进节水减排;注重灌区绿色生态发展和景观建设,塑造灌区文化。

四、有关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重视程度。 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打造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的名片和亮点。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统一思想,加强对试点灌区的支持,优先安排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资金和项目,推动试点灌区开展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农业水价改革。

二是着力推进试点前期工作。 试点单位要立即组织开展前期工作,2017年1月底前完成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并上报省水利厅。在对灌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落实核心示范片区范围和建设内容,明确建设步骤和分期实施计划。省水利厅批复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规划1个月内,编制试点具体实施方案,重点明确部门责任和保障措施,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指导当地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工作开展。

三是加强资金整合,加快推进现代化改造试点建设。 各地要切实加强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建设试点灌区,特别是核心示范片区配套建设。尽快启动试点工程建设,争取2017年上半年试点灌区就能看到变化,年底前就有可展示推广的示范片区。争取尽快出亮点、出效果,尽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进一步扩展、完善试点建设,加强灌区管理体制等相关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并对试点经验进行总结。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争取各方支持。 各地要加强对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宣传引导,向有关部门、乡镇场、村屯和农民群众的宣传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精神,按照相关要求对试点工程进行公开、公示,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为试点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顺利实施。

 

                                                                                                                                          吉林省水利厅

                                                                                                                                        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