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院组织模拟考古 看真实考古分几步
模拟考古视频
小学生在模拟考古课堂上进行“考古发掘” 新文化记者 孙立国 摄
以考古工作者的身份,踏上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手持工具进行发掘,亲手让来自古代的遗物面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上午, 吉林 省博物院的“模拟考古发掘现场”,迎来了今年的首批“考古工作者”———16名小学生,亲身来体验真实的考古到底是怎样的。
现场
土层中放置瓷器、陶器
吉林省博物院组织的“模拟考古发掘现场”,是全省第一个完全按照田野考古学的方法所设立的模拟考古现场,是在去年落成的。像真实的考古工作现场一样,18日的上午,周边也被围了起来,“遗址”上,用线分隔出4个“探方”。
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钱进介绍,这个“考古现场”约有50平方米,为了更形象地展示年代特征,也特意设计了土层,从下向上的土层分别为黄土、红土和黑土,“土层中还放置了各类瓷器、陶器供体验者发掘。”
工具
手铲、洛阳铲一应俱全
9时30分,16名小学生接受了“岗前培训”,分为4组,每组负责一个“探方”的发掘,选出一位“方长”,还被分配了职责:牢记发掘步骤,给组员分工。
培训过后,“方长”前去领取工具桶。手铲、洛阳铲、毛刷、竹签、比例尺、标签……桶中放置的都是专业的考古工具,每位“考古工作者”还都穿上了专门的工作服。
发掘
遗物出土主要有四步
“轻点下脚,别踩坏了文物。”走入“探方”的时候,同学们很兴奋而又小心翼翼,期待着“方长”分配任务,然后动手发掘。
负责现场指导的省博物院讲解员郭辛一边示范,一边带领同学们展开“发掘”工作。遗物的出土主要有以下四步。
第一步:清土
工具:洛阳铲、手铲
郭辛将洛阳铲插入土中,然后拔出,地表之下的土壤随着洛阳铲被带出,“通过观察分析泥土的构成,来判断发掘的范围。”郭辛说,在真实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如果洛阳铲带出的土壤是花色的,就代表这里曾经有人进行过挖掘,里面可能会有遗物。
判断了发掘范围后,规划“探方”,然后开始挖土,通常每挖一下的深度,就是一个手铲的长度。挖出来的土就需要按照土色进行分类装箱。
第二步:刮面、划线、清理灰坑
工具:手铲
根据土的颜色,找到有可能埋藏着遗物的灰坑,用手铲圈出灰坑的形状,铲面和地面成一定角度,从远至近,按同一方向刮土,“挖掘面积占灰坑面积的一半,挖掘边缘距灰坑边缘三指宽。”郭辛示范说。
第三步:清理遗物
工具:竹签、毛刷
遗物的清理不能用手铲刮、撬,否则会损坏遗物,“需要用竹签把土剔松,用刷子扫净。”郭辛说。
第四步:拍照、绘图
工具:比例尺、相机
将比例尺垂直放置在遗物被发掘的位置,记录其埋藏的深度。清理完毕前后,也不能立刻提取文物,要对其进行拍照、绘图,之后才能取出。
修复
用502胶代替石膏拼接
经过一番“挖掘”,第二小组带着他们的成果率先走出了“探方”,“之前一直是通过电视里的纪录片看考古的,觉得考古就是在宽广的土地上挖恐龙。”小组成员刘心爽说,“现在看来,还是挺有学问的,而且还要万分小心,以免挖土的时候弄坏了文物。”
“方长”张浩然将刚挖出来的“遗物”碎片,小心翼翼地摆上了桌面,即将开始“修复”。用502胶代替真实修复文物时的石膏,小伙伴们开始拼接碎片。拼好后看到是一只盘子。“现在要写标签、装袋。”张浩然边说边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标签上填写这个“遗物”的形制、重量、大小等,之后进行存放,一次“发掘之旅”就这样完成了。
新文化记者 赵实
数字
平均每年增加100多个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是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石家庄作开幕致辞时介绍的。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机构,在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正扮演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
据介绍,从博物馆举办主体看,国有博物馆3528家(国有文化文物部门所属2798家,国有其他部门所属730家),非国有博物馆982家。从博物馆分类来看,综合类1743家,历史纪念类1840家,艺术类411家,自然科学类196家,专题类(含其他)320家,虽仍以综合类、历史类为主,但博物馆的体系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完善。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表示,现阶段是我国博物馆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从近30年时间看,平均每年增长100多个博物馆。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