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长白县各项工作呈现较好发展趋势

15.08.2016  09:42

  今年以来,长白县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平安、幸福”新长白目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稳中向好、稳中趋优新阶段。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7.6%;地方级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长15.2%。

  一、致力开发开放,加快总量升级,经济发展逆势上扬。长白县紧抓国家支持沿边地区发展政策和省市绿色转型发展机遇,全面实施投资拉动、招商带动、创新驱动,自身优势和潜能进一步激发。一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项目储备质量明显提高,12个重点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总投资21.71亿元。项目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领域争取到国家和省项目17个,到位资金5594万元。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加快,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22个,完成投资1.7亿元。二是招商引资进展顺利。结合吉林省政府“台企吉林行”、市政府“冬春会战”活动,继续加大走出去力度,有针对性实施主动招商、以商招商,成功在苏州新区举办长白县投资环境说明会,达成投资意向11个。2016年上半年,引进项目70个,到位资金33亿元。三是两区申报进程加快。全力推进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审批工作,《延吉(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修编并通过专家组论证。长白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材料已由国家商务部呈报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

  二、突出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在稳定增长中调结构、增效益,全县优势产业呈现新发展。一是工业运行水平总体平稳。持续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分析、综合协调,切实做大规模企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扩充民营经济总量,落实优惠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上半年,落实省级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第一批引导资金470万元,投入技改资金8.8亿元,首次投产新产品7种,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4.3亿元,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二是农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强化基地建设,建设蓝莓、山野菜等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16个,发展红松果林6884.7亩、蔬菜大棚70栋,新增非林地栽参120亩。提升养殖业水平,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个,林下野猪、梅花鹿等畜禽发展到6600头(只)。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吉林加一公司成功在新三版上市。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实现农业总产值3.1亿元。三是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十三道湾旅游服务区开工建设,果园村朝鲜族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完成主体,成立十四道沟镇旅游服务中心,成功协办“中国·长白首届高山草原露营节”,长白县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28亿元。四是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边贸环境进一步优化,长白口岸启用“三个一”通关模式,增设X光机通关检验设备,对朝合营项目达到41个。上半年,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7户,长白口岸进出口总额实现4500万美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纵横易电商产业园和放山娃公司达成三方合作协议,完成“长白特色馆”网店运营前期准备工作,有1户企业在“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44户商家在淘宝网C店开店运营。上半年,全县电商业户发展到100余户,网上销售总额实现300余万元。

  三、坚持建管并重,加快提质升级,城乡品质再攀台阶。着眼长远打基础,以城带乡促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城乡建设进入重点发力阶段。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围绕“八化”理念编制长白县域人居环境、鸭绿江景观带等规划,修编完善城市景观规划,完成8个县城重要棚户区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地下管廊工程根据上级政策变化完成规划调整和开工前准备,县城二次供水改造稳步推进,鸭绿江大街升级改造,步行街开工建设,亮化企事业单位办公楼18栋,安居工程登记意向安置居民960户。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修建农村公路25公里、景观墙3505延长米、彩绘艺术围墙1260平方米,对鸭绿江沿线46个重点村屯开展环境整治,果园村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申报工作。二是交通水利进入协调并进阶段。巩固县域路网建设,长松岭隧道进入隧道机电部分收尾工程及路面施工阶段,十五道沟至四栋房国(边)防公路完成路基建设总量的50%,松江河至长白高速公路项目纳入省“十三五”规划。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开工界河堤防1处,新建、维修养护内河堤防1322延长米,建设农田水利工程9处。合理开发利用水能,启动十三道沟一级站验收工作,完成宝泉三级站增产扩容工程。三是生态环境进入更加趋优阶段。深入开展生态县创建工作,全县77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完成林地清收50公顷,植树造林676公顷,启动吉林省长白鸭绿江源湿地省级保护区管控体制。环境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严把项目审批引进关口,全面检查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环境,严厉打击毁林种参、非法采石取沙等违法行为。

  四、聚焦贫困人群,加快扶贫升级,精准脱贫成果突出。积极主动融入全面脱贫攻坚大潮,以“开局便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态势,创新方法,聚力推进,在省市支持和全县包保单位共同努力下,取得喜人成绩。一是两项首创获得省级推广。长白县是全省首家创建精准扶贫云平台和全面构筑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体系县份,为全省扶贫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科学、精准推进模式,得到省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二是两个提前缩短脱贫时限。脱贫攻坚完成时限提前,将“三年攻坚”调整压缩为2016整体推进、2017集中攻坚、2018全面巩固提升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计划。基础性工作完成时限提前,率先编制完成“脱贫攻坚专项规划”,在全省率先高质量完成1788户2842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及回头看等基础工作。三是两个夯实打牢脱贫基础。夯实异地搬迁工作,秉着“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编制完成易地搬迁方案。夯实脱贫项目谋划,建成村、镇、县三级项目库,谋划脱贫项目479个,实现各领域全角覆盖。四是五个创新提升脱贫质量。在上级“五个一批”基础上,长白县创新添加互助养老脱贫一批、亲情养老脱贫一批、企业带动脱贫一批、旅游产业脱贫一批、光伏产业脱贫一批的“五个一批”,进一步丰富了脱贫路径。五是1+N铸牢脱贫举措。按照“一元为主,多点为辅”脱贫原则,实施“光伏、农特、旅游”三大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低保、供养、就业”五大民生+扶贫工作。其中:三大产业+扶贫工作已实施项目30余个,年内均可见效益。五大民生+扶贫工作贫困群众已经受益。从目前来看,年内有望完成50%脱贫任务。

  五、注重需求导向,加快惠民升级,共享发展取得实效。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财力倾斜到利民、安民上,在推进社会事业中提升百姓福祉。一是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4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4%。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稳步提升,累计参保分别达到1.4万人和1.3万人。切实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620万元,城乡低保分别提高到月人均400元和年人均2900元。二是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宝泉山镇中学综合楼完成开工前期准备,十一道沟学校综合楼主体封闭;教学水平明显提升,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考试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持续改善医疗环境,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总站、八道沟计生站、十三道沟卫生院进入施工阶段。不断完善文体设施,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实施综合维修改造,塔山公园山门完成维修改造。三是社会治理全面加强。继续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连续第四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高度重视市场监督管理,强化生产流通领域安全检查,保障食品、药品、商品质量安全。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整治,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落实信访包案制度,开展信访“百日攻坚”活动,一批信访难题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