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价格低与“看病贵”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11.04.2016  10:19

    最近,一位护士带着小狗去宠物店,看到价目表,心中颇不平静。例如,洗一次澡,小狗50元,大狗100元;看护一天,小狗50元,大狗100元。而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护理一名重症病人24小时收费9元,静脉注射2.2元,吸痰1.5元,膀胱冲洗10元。相比之下,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尤其是技术价值被低估,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新闻中提出的“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的确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

 

   其一,这种简单的类比是否恰当?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高价宠物护理,对应的是,不特定人群的非刚性需求。专门的宠物护理,就像奢侈品,不是每个家庭都消费得起,也不是每个养宠物的家庭都会选择花这笔钱。说白了,在市场化经营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宠物护理价格再高,和普通公众其实关系不大。这样的收费只要有人认可,就能够继续保持,没人认可,自然会被淘汰。但医疗收费就不一样了,不论贵贱贫富,人人都可能生病,作为刚性需求,医疗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公共属性。即使在私营医疗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私立医院也会被纳入到严格的公共监管之下。更何况,在我国目前还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公共财政承担着对医院建设、医生培养的巨额投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被普遍认为带有很强的公共服务性质,为了确保包括中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对医疗服务的供给价格,也就一直存在着相应的管制。换句话说,新闻中关于“护理病人”与“护理宠物”的价格问题,不只是服务对象不同,经营逻辑也存在本质差别。

 

   其二,公众更加关心的是,一方面,如新闻所言,医疗服务价格低,甚至到了“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的程度,但另一方面,“看病贵”又是我们的真实体验。这看似矛盾的局面,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看病贵”,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2014年12月26日在参加一次公开活动时曾表示,“对于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利益融合我们讲了多少年,一直强调公立医院要保持公益性,不要和群众争利,但是收效甚微,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医院到现在还是一种功利创收的机制。政府对医务人员的工资基本上是一分钱没有的,完全靠卖药挣钱的方式,挣得多发的多、挣得少发的少,这种机制是鼓励医务人员去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医疗费用负担的加重,这种机制始终难以解决。

 

   如果咱们沿着高部长这个观点继续探讨,其实不难发现,在所谓“创收机制”的大背景下,医院实现“创收”的渠道无非这么三个:检查费用、药品费用与服务费用。其中,常规医疗服务项目明确,价格也比较固定。如新闻中提到的,“一、二、三级护理费每天分别为9元、7元和5元,特级护理一天27元。”还是沿用的1999年北京市发改委和卫生局制定的标准。这样一个“标准”,17年不改,自然会“严重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但如此一来,医院和医生则会倾向于通过其他“补偿”渠道“创收”。就像有媒体披露的,“由于技术不值钱,医生就会在耗材和药品上做文章,能放一个支架的放两个,能开一盒药的开两盒,反正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最后积重难返,以至于造成“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的乱象。

 

   公众到医院真正想要“购买”的,是优质的诊疗技术与护理服务,理所当然,我们也愿意为此支付合理的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偏低与药品、检查费用过高,说到底,是医疗价格体系与分配结构出现了问题。我很赞同《人民日报》在新闻中的一段话:“一个好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坏医生变好; 一个坏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好医生变坏。 尊重医生,理应从尊重医生的劳动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让人的价值超越物的价值。只有医生受尊重,生命才会有尊严。”不过,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医疗改革作为一项整体工程,在合理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也需同步跟进。优化医疗价格结构,实现“以技养医”,让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以真正体现,与公众对于改变“看病贵”的现实诉求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