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创建者、吉大教授徐如人

25.03.2019  08:32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奋斗者在各自岗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吉林日报从今天起,开设“爱国情奋斗者”专栏,大力宣传为祖国建设发展矢志奋斗、作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反映一代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建设强大祖国的壮志豪情,展现人民群众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引导全社会挥洒汗水、努力奔跑,为加快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斜照进办公室里。桌上一摞稿纸写满了“凝聚态化学”这一新学科的构想。短暂休息后,87岁的徐如人伏在案头,沉醉到提纲和草稿的撰写中。

  在科学面前,很多科学家都是忘我的。67年来,这位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只做了一件事——把我国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不断推到国际最前沿!

  1952年深秋,裹着一件棉被,20岁的徐如人只身来到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这不是一个青年的一时冲动。童年时代家国破碎,颠沛流离,窘迫到捡旧衣服穿,这些让他深深明白一个强盛的祖国对他有多重要!所以,当他知道国家亟需在东北发展重工业,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时,他没有丝毫犹豫。

  就这样,徐如人站上了化学系的讲台。隔着多年岁月,再搜寻艰辛岁月里的细节,感受那群人的坚守,我们看到的是信念的熠熠生辉。

  当时化学系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实验室,他们就清理出地下室做实验室;没有实验设备,就用木板搭建实验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系首届学生的第一堂实验课终于如期开课了。那时候,为了不中断实验,徐如人总是顾不上吃饭,饿了就把玉米饼在石棉网上烘烤一下充饥。

  徐如人对教学的重视是出了名的。他开始给物理系学生讲“普通化学”,再讲“无机与分析化学”“现代化学基础”等课程,每一门课他都力求每个学生能弄懂弄通。为了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他经常与其他专业的老师进行探讨、请教、试讲,根据学生学情设计个性教案。从教60多年来,他讲的十几门课从不与别人重复,都是自己的原创课程。

  上世纪70时代,徐如人的科研成果支撑了我国早期石油加工工业的兴起。在“文革”下放期间,他利用当地蕴藏丰富的石英砂与纯碱,和工人们焊接了一个180立升的水热反应釜,用它来生产水玻璃,这几乎是我国用土法制成的第一个加压水热反应釜。这也是他从事水热合成化学的开端。

  此后,他开发出了“高温长效的NaY导向剂”,解决了石油生产中的关键难题,获得了授权专利。80年代初,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近20种含传统分子筛骨架元素Si、Al、P等以外的其他杂原子分子筛,这些杂原子分子筛用以研发刚兴起的杂原子分子筛催化。

  在分子筛世界里,徐如人探索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徐如人及其团队开发了醇热法、清液法、溶胶法以及水凝胶高温灼烧直接晶化等全新合成路线,在国际上率先合成出4大类8个系列新型微孔晶体,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多孔材料科学的发展。此后,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了系列杂原子分子筛,首创“杂原子分子筛”概念,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他在国际上首次应用高能电子衍射、激光光散射等研究成核前期阶段的液相结构,对微孔晶体“”的概念和“核结构”提出了新观点,对分子筛晶化中的液相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这些成果促进了分子筛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的形成,把我国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不断推到国际最前沿。

  “科学家一是做科研,第二就是要培养人。”徐如人深刻意识到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本。多年来,他醉心于人才培养工作,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成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中,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3位。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经常说:“我是最幸运的,我一直跟着徐先生学习,我今天的成功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1991年,徐如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4次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等多项殊荣。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创造出上亿种物种、物相、化合物和材料。这些物种、物相、化合物和材料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间的化学反应主要决定于其凝聚态组成和多层次结构。”尽管是耄耋之年,徐如人依然在向化学的未知领域探索,矢志创立“凝聚态化学”这一新兴学科。

  “在我看来,做学问就是要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奋斗坐标。”学生们眼中的徐如人总是实干为先,很少说标语性的话,可这句心得徐如人常与学生们分享。或许,这就是他追求自我价值的内心独白吧。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 刘怀 缪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