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请您关注身边孤独症儿童

18.05.2015  10:15

  5年国家和全省共投入1679万元用于孤独症康复救助

 

  孩子们表演节目 记者 王振东 摄

  5月17日是第25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吉林省在助残日前夕开展了文艺演出、手工美术作品认购以及爱心企业捐赠等系列活动,通过各个方面用实际行动关注孤独症儿童。

  认购孤独症儿童制作作品

  5月13日,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大会议室里显得十分热闹,因为这里摆放着很多孤独症儿童创作的手工和美术作品,很多爱心企业的志愿者都在作品前驻足观看,他们试图通过这些精美的作品了解着这些“星星的孩子”。

  “之前对孤独症孩子了解的很少,这次的感触真的很深,他们真的太需要全社会去关爱了。”一名志愿者说。吉林省残联的工作人员表示,为唤起全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与呵护,这次他们积极发动爱心机构对孤独症儿童的手工和美术作品进行认购。其中一家爱心企业的志愿者们对参展的近百件作品进行了认购。同时,他们还为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训练的贫困孤独症家庭捐赠了部分康复费用。另外一家爱心企业还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捐赠了价值30万元家庭训练的专业指导用书。为了感谢大家,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训练的儿童为志愿者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有感染力,都是内心的真实流露。

  5年投入1679万救助资金

  记者了解到,5月17日是第25次“全国助残日”,而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工作,支持了基层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建设,开展贫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通过实施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和我省残疾儿童抢救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五年来,国家和省投入康复救助资金1679万元共救助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2535名,培训孤独症儿童家长3655人,康复训练使孤独症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

  27所机构年收训能力近千

  目前,全省承担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已有27所,年收训能力近1000名,吉林省也是国家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彩金项目)的试点省之一。

  “2013年至2014年期间国家共投入252.8万元用于康复教学设备购置、专业人员培训工作。

  各级残联注重康复人才培养与科研,促进了全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业务整体水平的提高。”省残联的工作人员说。

  “十二五”期间,省残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加强了康复教师队伍的培养,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举办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业务培训、项目管理培训、教案设计、档案建立等培训13期,培训各类康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师650多人次。同时中国残联确定北华大学为全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培养基础,承办2期国家级培训。记者 李秋实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