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城市“发展高度”

10.03.2016  08:40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保障。

  ——我市“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保障。

  用绿色绘大地

  地绿草美,人们时刻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绿色带来的诸多好处。“十二五”期间,我市林业工作坚持生态为本,民生优先,以“创新、改革、稳定、发展”为主线,实施依法治林、项目强林、产业兴林战略,强力推进清收还林工作,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14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3103万公顷,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面积3.3103万公顷。全市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分别达到162万公顷、149万公顷,是规划指标的103%和101%。全市重点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3.3103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5万公顷,“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1.8103万公顷,迹地更新8795公顷,中幼林抚育3.0629万公顷。

  清收非法侵占林地,实施停耕还林成效明显。2014年、2015年,全市共清收非法侵占林地184万亩,停耕还林115万亩,有效地保护了林地资源。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9%。,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2.05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0.4平方米,扎实推进了城乡绿化。

  让环境更清新

  “十二五”期间,我市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得到了加强,基本完成了水、大气、声、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规划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实施了松花江沿江污水排放口截流入江工程,加大对进入水源江段入江排污口截流力度,截污量已达到水源江段纳污量的95%以上;大力加强路桥建设工程,减缓了交通噪声污染;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小锅炉并网改造,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筹建吉林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使城市功能快速完备,城市综合防治污染能力增强,城市形象整体提升。

  其中,我市纳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共33个项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亿元,已建成22个项目,在建7个项目。我市通过实施上述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市)主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为保护和改善流域水质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市松花江出境水质持续好转,白旗断面稳定达到二类水体标准。

  组织调整我市城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城区范围内均调整为二类空气功能区,将松花湖风景名胜区、龙潭山遗址公园、朱雀山公园等区域调整为一类空气功能区。重新划定了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将城区61%面积纳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共推进新建改造重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30余项。开展分散燃煤小锅炉整治,大力取缔分散燃煤供热锅炉集中并网,经营性锅炉实施天然气、电、生物质燃料、热水配送等清洁能源改造。

  兴水利惠民生

  兴水利,除水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建立健全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四项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建设试点城市,开展了松花湖生态保护工程、重点企业污染源减排治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点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1.5亿元。加强了河道采砂管理,按照市政府要求,对松花江河道禁采区进行了大规模下移,对新划定禁采区内砂场进行了取缔。同时,加强堤防工程管理和“清水绿带”养护,加大河道巡检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私挖乱采和人为设障行为,为城市供水、农田灌溉以及河道行洪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城区段松花江为重点,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电鱼、设网等私捕滥捞行为,对地笼、网具、水蛭捕捞串等进行了严肃清理和收缴,有效改善了城区段松花江景观和水生态环境。

  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水龙头一拧开,哗哗的清水就来了,水量大还没有杂质,用起来更放心。”不少村民都享受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带来的便利。全市共解决78.59万农村居民和7.81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投资5.91亿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376处,为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截至2015年末,我市已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488处,完成总投资9.21亿元,已解决143.19万农村居民和9.2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江城日报记者/王翕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