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 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

31.03.2017  07:31

  “去年,我市获批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是国家赋予我市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长春工业转型升级。”市工信局局长李维彬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灵魂”就是创新。全市工信部门要围绕服务、扶持、引导企业创新开展工作,助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

  全力打造

  东北亚智能制造基地

  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建设暨工业转型升级会议,下发了《“中国制造2025”长春实施纲要》《长春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此,市工信部门的总体工作思路为: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一个核心目标;加快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新型制造业、区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四个体系;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业强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绿色制造等五个方面的试点示范。通过“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做大做强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等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及健康、新材料和大数据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长春工业向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和服务化发展转型,全力打造东北亚智能制造基地。

  围绕服务企业

  创新狠抓落实

  “企业创新,在于新技术的使用、新产业的研发、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改进及新的业态和新的营销模式,这些都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李维彬表示,要让“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共同作用于“中国制造2025”和长春工业转型升级。

  在支持企业创新工作中,市工信部门将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支持一汽集团等企业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3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50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吉林一号”卫星、工业机器人、生物高分子材料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步伐,形成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高位统筹

  细化阶段性推进目标

  “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谋划推进措施方面,要高站位、宽领域、多层次、广渠道、深挖掘,全方位、系统化谋划;在具体推进工作中,要想真策、用实招、求实效。”李维彬说。

  “今年,我市将下发《长春市2017年“中国制造2025”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目标。”李维彬表示,市工信部门将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要素服务、载体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要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研发中心、服务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和打造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要谋划、建设、扶持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园区;通过建立产业扶持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提供服务,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和能力。同时,要扶持100个智能制造产业化示范项目、100个重大创新型项目、100个“两化两业”融合项目,助力10个智能制造产业园区、5个制造业服务园区、5个绿色制造产业园区发展。大力扶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今年,要增加25个创新孵化基地,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