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已“放得开”人民币可兑换还差得远

27.06.2015  14:10

6月26日的2015陆家嘴论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专场上,对于证券时报记者提问,现场嘉宾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准入放开”环节已接近尾声,但使之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一环节,仍需很长时间。同时,如何使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宏观管理的工具这一点,可以说我们还是刚刚起步。

 

曹远征认为,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有三个目标,通俗表述就是“放得开、行得成、跳得了”。中国“放得开”已经做到,但“行得成”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至于“跳得了”才刚刚开始。

 

在昨日该专场论坛上,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表示,实现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目标,首先应在国内金融市场之间形成完整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利率曲线,也要解决各个不同市场之间的分割问题。陈志武说,后者可能还是与金融管制过多有关。

 

资本项目开放在人民币走出去这一端,我们已经实现了。但现实的阻碍是,人民币却无法自由走回来,而是要通过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这一制度才可以实现。这种限制是不合理和自相矛盾的,人民币可兑换应该说还差得很远。”陈志武表示。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拟任理事长李扬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何时完成,是不是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了,存款保险制度和大额存单推出之后,再把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就可实现了呢?实际上,应该审慎对待这一结论。

 

李扬认为,除了银行存款利率外,中国市场还有多种互不相关的利率,它们的情况也都要考虑到。此外,除了利率本身,政府通过法规等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合理限定,也是决定未来市场利率高低与否以及合适与否的重要条件。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表示,围绕今天讨论的这个主题,经济学界有一个“蒙代尔三角”的理论。就我国而言,这涉及资本放开与利率和汇率之间改革孰先孰后的顺序问题。根据海外经验以及我国当前实际,最好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改革条件是否具备等,去择机推出相应的某一项改革,不应拘泥于所谓的改革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