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星星之火点亮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希望

22.04.2015  00:20

    新华社记者 孟含琪

    经济增速全国排名靠后,多项经济指标持续走低……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新困境之际,创新的星星火种骤然亮起,一批科技“小巨人”在吉林雨后春笋般出现,依托传统产业,在多方扶持下抱团前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增添新活力。

    3D打印机闯出传统产业新优势

    伴随着机器运转声,一台3D打印机执行操作,十几分钟后,一个精美的橘黄色手机壳“新鲜出炉”,记者安装后发现尺寸正好。

    这个场景并非发生在科技发达的大城市。虽然地处欠发达的东北地区,但吉林省迪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FDM的3D打印机技术已达全国领先水平。

    企业创始人杨利民原是一汽集团职工。“2010年,我第一次接触3D打印机,预感这项技术可能引领一场技术革命,就决定‘下海’创业。”他说。虽然当时长春的创业环境和科技力量相对薄弱,但汽车配件是3D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因此他坚信在“汽车城”开公司具备前景。

    从招聘人才、攻坚技术难题到形成样机,短短四年,杨利民实现了吉林3D打印的“无中生有”,如今他正与一汽富维江森下属子公司合作,生产仪表盘、排挡等零部件。2014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100%增长。

    在东北,有一批这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当地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新优势和新领域。作为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长春北湖科技园不到一年就吸引了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驻。招商营销副总官兰兰说,园区充分考虑了长春的产业基础,选择的企业分布于生物、汽车、新材料三个领域。

    创意咖啡沙龙里“抱团前行

    舒缓的音乐,精巧的布艺沙发,手中咖啡香气四溢……常在美剧中出现的创意咖啡沙龙走下银幕,出现在科技“小巨人”扎堆的东北亚文化科技创意园里。

    “大家在这里‘闲聊’也能做‘创客’。有的企业家交流后达成合作,有的创意还能用3D打印机实现,遇到好项目我会投资。”作为创业者,杨利民看重企业间抱团互助,他还筹备成立中国3D打印材料技术协会,向行业内的企业广发“英雄帖”,从单打独斗的一棵树形成坚不可摧的一片林。

    进驻北湖科技园的企业共同成立了企业家俱乐部。“我们定期聚会交流经验,遇到难题时出谋划策,俱乐部还促成不少企业合作。”长春中科昊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朴春鹤说。

    闯过“死亡谷”奔向“成长期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三到五年后将进入投入最大、筹资最难的科技成果转化期,有数据表明,约有一半的企业熬不到三年“夭折”,剩下的又有一半熬不到五年,这就是“创业死亡谷”。

    以减免租金、贴息贷款、入股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成立集成创新种子基金降低创业风险;引入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平台促成供需对接;成立训练营深度辅导企业……官兰兰说,北湖科技园改革创新,打造“三位一体”平台帮助企业闯出“死亡谷”。

    “培训班讲授的招聘人才、设立企业组织架构和融资等都是‘真金白银’,今后我还要参加‘成长期’培训。”吉林省瑞隆农业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占峰说。

    曾经的辉南长龙制药厂厂区小,产值低……通过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姻”生产海洋新药“褐藻多糖硫酸酯”,企业年产值从2003年的30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5亿元,未来三年有望突破10亿元。

    为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2009年吉林省启动“双十工程”,每年支持1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1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现工业增加值85.3亿元,也涌现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潜力巨大的科技“小巨人”。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社会创业环境逐渐向好,全民创新的热潮已辐射整个东北。”长光T2T创业工作室董事长孙守红说。

    (新华社长春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