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成长,逆境中充实

17.11.2015  12:49

她,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吃饭、作业。她,不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意志与坚持。她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移动平台应用程序《拾遗》,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引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她,就是吉林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获得者——封美珍。 

创业·萌发——“一个不太成熟的我

灵感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馈赠,而是生活与学习实践的长久积累。封美珍说,自己对《拾遗》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

我觉得那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霸王别姬》里的京剧,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致,我觉得这里面有太多的文化价值值得挖掘。”封美珍说,我国古典的文化符号,很多都被国外设计师所用,比如说青花瓷这一视觉符号,就被迪奥采用,而我们自己守着大量的文化瑰宝,为什么不去保护和传承,并让它们在当代绽放新的风采呢?

于是,她设计了一组以京剧为题材的海报,并在省级赛事中获了一等奖,这更坚定了她的决心,一定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发扬光大。

创业·起步——“一个渐渐成长的我

万事开头难,学生创业团队也不例外。团队意见不一,老队员的接连离去与新队员的加入融合,都成了她必须面临的难题,这其中,还有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比赛途中临时退出的队员,更增加了她的压力。但是她没有退缩,而是在困境中渐渐成长。

刚刚开始建立《拾遗》团队的时候,封美珍只有5个人,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这也使得他们能真正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少之又少,梦想的脚步不由得放慢了许多。她也想过放弃,而旁边幸好有老师的陪伴与鼓励,使她对生活对梦想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项目的发展不止需要一枝独秀,更重要的是百花齐放。“团队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这也就决定了团队的队员必须有共同目标,每个人都需要换位思考。而且管理团队和生活不一样,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但是工作中必须有统一的步伐。”她这样说。

创业·在路上——“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我

今年,她获得了吉林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金奖,获得了董事长15000元的奖学金。这对于她来说不只是进步,更是继续下去的新动力。

就像她说的,“我们正在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版权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完全追求原创;比如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现在不能够实现APP所要达到全部的功能。” 

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困难也在不断地被解决。“学校提供了专门的教室,这样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学校还会时不时地派老师过来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这也为我们完成项目增加了新的动力和血液。而且不管是学校,还是省内相关部门,甚至是国家层面,对于大创项目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她告诉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地完善自己,对《拾遗》的信心也渐渐地越来越强,渐渐地这个项目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创业·不止步——“一个坚持进取的我

我们要把我们的项目做成《每日故宫》那样好的APP!”这不只是口号,更是她们的目标与决心。

拾遗》意为将遗失的东西捡起,主要内容是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播。她相信,这样的主题一定能够引起全体中国人的共鸣。通过对《拾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的实施,她们将开发一款保护(捡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APP,从而达到保护及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在APP开发方面具有教育性意义。

现在的她仍然在为《拾遗》这个项目每天奔波忙碌着,她相信只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坚持进取,《拾遗》离成功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