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六看”识真贫“七带”真扶贫

14.10.2016  20:15

      这两天,东丰县二龙山乡永合村党支部书记吴庆良格外高兴,没事就到扶贫项目基地瞅瞅。和吴庆良一样,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地,村里许多贫困户也都喜出望外。

      吴庆良告诉记者:“今年,在市、县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永合村先后流转土地4.5公顷,用于开展扶贫种植项目。目前,农作物长势良好,马上就能进行秋收,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全部分给村里的贫困户。”永合村的集体带动只是辽源市脱贫攻坚“七带”真扶贫的一个方面。

      据了解,辽源共有4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13331户28001人。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辽源坚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村村有扶贫项目、户户有包保措施,真正做精准到户、责任到人。目前,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32188万余元,落实各类扶贫项目275个。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先期排查中,辽源坚持“六看”识真贫,即看实际收入、看刚性支出、看住房、看劳动力、看致贫原因和看村民评议。按照贫困家庭实际情况,辽源建档立卡,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七带”脱贫攻坚措施。

      这“七带”分别是:通过扶贫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子女和父母共同发展,解决年老贫困问题,促进家庭关系和谐融洽的“子女带”;利用亲属之间相互信任和往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兄弟姐妹血亲和姑舅姨表亲以及亲家旁亲等拉扯、帮带,解决贫困户脱贫的“亲属带”;通过邻里帮助带动贫困户一起增收致富,相互依靠招揽生意的“邻里带”;动员富户结对帮扶贫困户,对帮贫扶困的富裕户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或打工就业,学习致富经验和技术,增强致富信心的“富户带”;充分发挥“项目支书”“项目党员”的“双带”作用,赢得贫困群众信赖和支持的“党员干部带”;对没有资源和项目的村积极挖掘潜力、借助外力,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的“集体带”;依托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吸纳贫困户就业或入股,增加工资和财产性收入,使贫困户有保障的“产业项目带”。

      作为产业项目带的突出代表,东辽县金州乡双福村菜田基地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由辽源市正旭食用菌有限公司经营。计划建设食用菌大棚39栋,共放置菌棒31.5万棒。建成后,双福村集体收入可增加45万元,一半将作为扶贫基金,给贫困人口分红,每人年平均增加收入1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