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下放244项管理权限利好 打造县域经济强县

04.12.2015  21:52

记者 高正佳 毕玮琳

古城农安,曾因岳飞“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的壮怀激烈和革命先驱李大钊“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憧憬让人们铭记心中。而今,这座历史名城,正演绎着发展的激情——

连续3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

十二五”期间,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一……

12月4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支持农安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下放给农安县244项管理权限。这一利好必将为黄龙府强势崛起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抓住两个机遇,承接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恰逢时

——打造新型工业强县

农安,闻名全国的产粮大县、农业大县,粮食产量多次冠全国。耀眼的农字光环成了农安的符号,工业则鲜有人提及。然而近日记者采访古城时蓦然发现,农安的工业已强势崛起。县工信局提供的两组数据令我们惊喜:今年1月至10月,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累计用电量达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

当记者踏着积雪来到长春农安开发区采访时,感受更为强烈。行走在合隆镇笔直、宽阔的合隆大路,两侧新建的厂房鳞次栉比:长春立沃汽车装饰有限公司、长春华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长春路通轨道公司……长春路通轨道公司二期厂房内,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搬运安装,车间面积足有2000多平方米。从公司财务总监张玉珍口中得知,国内所有高铁、动车车头和整体卫生间都产自这里。长春市“退城进郊”工业战略的实施,给农安县发展工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地处长春近郊的合隆镇,承接了大量从长春城区转移过来的装备制造业,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群”和“发展极”异军突起。镇领导介绍说,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企业520户。2015年共新建、续建项目50个,总投资125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全镇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亿元。

与合隆毗邻的烧锅镇,同样近水楼台先得月,承接了从长春市区转移的汽车配套产业和包括修正药业在内的医药产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小小烧锅镇,2015年开工的工业项目多达20个,总投资35.2亿元。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环境趋紧——农安也不例外。但他们不单单看成是考验和挑战,更当作机遇。县委书记周贺的这一观点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取得了共识。采访时,他举例说:“市场疲软,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恰恰为发展经济,尤其是上项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钢材为例,已从前几年的每吨4000多元降到2000多元,这意味着我们发展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同时,也为经济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改造和‘腾笼换鸟’赢得了机遇。

随着富士康、旺旺等重大项目全面建设并投入生产,农安县工业经济发展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今年,新建续建项目158个,规模以上工业户数达到129户,项目总投资258.6亿元。

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将全县9个园区整合为5个园区,突出“拳头”优势,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带状经济向产业集聚转变。农安工业集中区、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长春汽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区三个省级园区,结合园区实际编制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主导产业定位。小城子、伏龙泉两个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积极通过“腾笼换鸟”等措施盘活园区闲置土地,目前已盘活、嫁接、重组44户企业,实现了工业提质增效与用地节约集约的“双赢”。

紧扣两个环节:牧业小区+龙头企业,六畜兴旺闹黄龙

——打造全国牧业大县

驱车直出农安县城向北行驶不远,便是农安镇红卫村。村头一扇不显眼的大门挂着“振鑫种猪场”牌匾。进入里面豁然开朗――占地面积足有3万平方米,全部为水泥路面,6排猪舍整齐排列。年逾花甲的女主人孙淑文带我们走进猪舍。我们边参观边听她介绍:目前,养猪2000多头,其中,种猪400头;年出栏育肥猪5000头,种猪500头;生猪饲养实现了自动化——自动上料、自动引水、自动排粪、自动通风,并建有干湿两个化粪池。让人意外的是,这么大的养猪场,只雇佣了一名兽医和两名工人,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效率令人惊叹!而陪同记者采访的县牧业局负责人告诉我们,像这样的牧业小区,全县多达1400个!

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为农安发展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从小区建设入手,对养殖区进行了统筹规划建设,共规划5个养殖示范区、2000个标准化养殖牧业小区和1万户养殖大户。

在土地规划修编过程中,每个村都规划了15公顷以上的牧业用地,每个村可建牧业小区5个以上。目前,养殖示范区、牧业小区、饲养小区畜禽饲养量占全县饲养总量的90%以上。

剖析农安现代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加工园区的拉动功不可没。“为了打造牧业发展平台,把农安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成为国家级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农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由河南众品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长春众品食品有限公司,集生猪屠宰、冷链物流和生鲜加工配送功能于一体,1月至10月,已屠宰生猪85万头,实现产值13.6亿元。

投资两亿元的青岛康大肉兔屠宰加工公司,是集肉兔繁育、饲养、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国内目前最大的现代化肉兔加工企业,年产兔肉1万吨,具有50吨的日速冻能力和2000吨的冷藏储存能力。1月至10月,已屠宰肉兔320万只,实现产值3.8亿元。

企业示范成为牧业小区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建设了年产300万只的肉鸡养殖基地、年产20万套种鸡养殖基地;成达集团规划建设了200个肉鸡小区,带动建设了500个肉鸡小区;华正食品建设了8个种猪场,带动全县建设了490个生猪牧业小区。标准化牧业小区的建设,使农安县猪、鸡、鹅、兔、鸭五条产业龙有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农户养殖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养殖提高5%至8%。

县牧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到今年年末,全县畜禽饲养总量可达2.5亿头(只),肉类总产量达75万吨。县级牧业经济继续保持“三个第一”,即肉类总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全国第一,畜禽饲养总量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第一,标准化牧业小区总量连续4年保持全市第一。

在农安县,传统的畜牧业正实现着蜕变,园区、基地、品牌、科技等词汇准确诠释出现代牧业的新内涵。

一园一路,创造古城两项第一,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造绿色生态美县

秋末冬初的一天,随着一股清流经过40公里长途跋涉被引进南部新城,农安县城结束了没有活体水系的历史,也宣告了农安县最大公园的诞生。成千上万居民涌向这里,第一次看到清澈见底的活体水流入县城,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滨水公园原址被称为“二道河子”,一条蜿蜒曲折的臭水沟淤塞成一片烂泥塘,环境脏乱差,臭气熏天。县住建局副局长王彦明告诉记者,2014年3月,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治理,并从40公里外的太平池水库经过提级引水进来——既是打造绿色生态美县的一项内容,又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于是,投资5.7亿元、占地130公顷的滨水生态治理项目正式启动。记者采访时,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龙翔广场已完工,环境面貌今非昔比,树木花坛错落有致,凉亭广场掩映其中,为百姓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道路承载能力,农安县投资8000多万元,重点对德彪街、兴华路及农安大路进行了加宽改造。尤其是农安大路的改造,创下了农安另一项第一:改造后的农安大路宽度达32米,农安县有了第一条双向八车道的街路。“这条道路扩宽后,不再堵车了。我每天送孩子上学、放学十多分钟就到了。”宝塔社区居民王淇对记者说。王淇是这里的老住户,每天早晨都要先开车把孩子送到距家几站地以外的育新小学上学,自己再上班。以前,农安大路没扩宽时,仅送孩子上学就需要40分钟才能到达。

辽塔下的宝塔公园,地处县城黄金地段,占地3.4万平方米。青瓦灰墙,红柱回廊,颇具辽金时代特色和历史凝重感。王彦明说,这块地早就被众多开发商和企业盯住了,怀揣几亿元跃跃欲试等着政府拍卖,最终等来的是政府为老百姓建公园。政府不仅没有卖钱,反而倒搭1000多万元买回了其中一部分地块的使用权。记者来到宝塔公园采访时,虽然刚下过一场大雪,但仍然十分热闹。长廊里,十几位居民正在做操。说起公园,他们有唠不完的嗑:“自从去年修建了宝塔公园,每天早晨我们来都来这儿锻炼。来这里休闲、娱乐的人可多了,大家心情也舒畅……”61岁的刘常荣大娘边做操边和记者交谈。

作为我省棚户区改造的示范县,农安把棚户区改造融入绿色生态美县建设中。利用国家政策,创造性地提出由政府购买房地产存量房,并无偿或交少量费用提供给棚户区改造居民居住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盘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也解决了棚改居民的住房问题。王彦明欣喜地告诉记者:“一期工程的3036余户居民到明年春节全部搬入新居。”记者在南部新城棚户区改造现场采访时看到,工程刚刚进行半年多,回迁户凌晓杰大娘就早已住进了一街之隔的回迁楼中。以往一些回迁户要等一年才能住进新房,现在仅仅用了一个月。老凌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五口人挤在一套面积30多平方米的小偏房里,现在老两口终于有了自己的卧室,小孙女学习也有了地方。凌大娘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现在,心里老敞亮了!

昔日黄龙府,今日新农安。千年古城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