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科院:第十三届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发言摘登

08.07.2016  17:47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草原文化
  
  论坛上,围绕“坚持创新发展,弘扬草原文化”的主题,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和深度交流,作了精彩的发言和辨析。本报今日推出特刊,摘登有代表性的8位学者的论坛发言,与读者共享。
  
  今年是草原文化主题论坛走进的第13个年头,也是硕果颇丰的一年。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3个单位专家学者的应征论文133篇,其中37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包斯钦
  
  作为学术概念使用“草原文化”这一术语,用以指称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历代不同部族、民族人们的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据笔者目前查到的资料,最早使用草原文化概念的学术文献是成书于1940年的美国著名蒙古学家拉铁摩尔所著《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拉铁摩尔使用的“草原文化”概念,具有“草原人类的生存方式”之意,这显然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
  
  90年代,围绕草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的大量学术文章和孟驰北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邢莉、易华著《草原文化》两部著作问世。“草原文化圈”“草原文化区域系统”概念,都是在这个时期被提出来的。
  
  在我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之特点,这些特点互相交叉与融合,呈现出一种多元结构。
  
  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个古代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草原文化多次与中原农业文化发生碰撞,并在反复的冲突中实现融合,逐渐形成以农业文化为主体的多元结构。这种互相作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全局性影响。
  
  众多研究者认为草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草原文化概念所涵括的正是草原民族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总成就。人们对草原文化概念的认识经历了零散研究、自发研究的不短的历史阶段。尽管研究者对草原文化概念的理解、为其赋予的具体含义有所不同,但在把草原文化当做草原人类创造的一种特色独具、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类型的客观存在来看待,却是研究者的共识。这也正是草原文化学科赖以诞生和存在的根基和合理性所在。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学术界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是在无数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次学术跃升。而这种跃升之所以发生,无疑是受学术研究必然而深刻的内在规律所驱动,因而该项研究也使草原文化研究进入全新的学理建构时期。
  
   草原文化创新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巴山文化研究会会长 钟昌斌
  
  草原文化创新不断彰显出草原文化活力。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的“主源之一”,在于它始终坚守创新而呈现出的独特性。欧亚草原区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草原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自强不息、豪迈刚健的精神。草原民族不断学习借鉴、创新创造的性格逐步形成。创新是草原文化产生、发展和不断壮大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是千百年来社会发展的继续,是草原文化理论建设的跃进和升华,是草原民族推进草原文化发展的必然行动。
  
  草原文化创新预示着草原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再次来临。草原文化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中国草原文化的基本理论、发展脉络、区域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把祖先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光大。“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核心理念的提出,为草原文化创新提供了新视角,给草原文化创新发展描绘了新路径。核心理念反映了草原民族的基本思想,体现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展示出的品行品格,构建起了草原民族的文化理论系统,指明了应该坚守什么,怎么推动以及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问题。
  
  草原文化创新将进一步提升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等重要论述,给草原文化创新提供了思想先导。草原文化以部落、族群为单位“滚动式”传播的特点,表明推进草原文化研究具有很大空间,因此,推进国内国际草原文化研究合作,形成引领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拳头”,进一步促进和扩大草原文化研究交流,这是不断推进草原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草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发展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校长 石双柱
  
  草原文化能否得到创新发展,关键取决于它是否具备当代社会历史价值,即现代性。当代社会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加上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构成了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文化特征。草原文化具备适应这种发展进程的现实价值,才能够创新发展。
  
  草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就是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用性。草原文化,不仅仍然是当下草原民族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而且在推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源泉,草原文化是国家、地区软实力提升的基础,草原文化是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的保障,草原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草原文化是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根基。
  
  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关键是如何激发草原文化创造活力。从内容上来说,就是变革草原地区族群生存方式,包括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形式上来说,就是变革草原地区民族生存方式的实现途径和手段,包括对表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习俗文化的各种特质的改造和更新。从过程上来说,就是变革草原文化价值结构,包括了内在价值结构和外在价值体系的重组和更新。要完成这样的创造过程,必须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弘扬和创新发展。
  
   在理论与实践上促进二人台创新发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王秀玲
  
  二人台是在草原文化的滋润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是蒙汉族民间艺人共同创造的结晶。它渗透着草原文化的审美特质,彰显着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随着2015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一系列对戏曲“利好”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二人台界需要抓住机遇,集思广益,形成合力,为二人台在21世纪的传承与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做好准备。
  
  第一,二人台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相比明显滞后。当前不但需要深入研究二人台艺术本体,还需要对二人台在历史上的各种实验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提炼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层面给予分析和解读,例如在理论上厘清原生态二人台与其变异形态之间的关系,解决实践者的困惑和难题,发挥理论应有的作用。
  
  第二,二人台界需要在创作方向与传播方式上革新观念,从以前的眼睛紧盯领导和评委向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转变;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向全媒体传播改变,为二人台争得更多的观众和市场。
  
  第三,在二人台剧目上实行“三个并举”,多层次、多角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从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逐渐转到依靠质量的提高,以精品求生存,向精品要效益上来,把已经初具规模的精品剧目打造成经典剧目。这样既能避免“写一个,演一个,丢一个”的状况,又能避免“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恶性循环。
  
  第四,二人台的理论研究要走出自说自话的小圈子,增强现实关切,对现实积极发声,汇入到当前草原文化研究的热潮中,参与到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中,以开放的胸襟和进取的精神,为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2

文章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