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有俩“宝葫芦”

06.12.2014  08:32

    

任先生的宝贝 记者 张秋磊 摄

    东亚讯(记者 周东魁) “我有一对手把件,是两个鸽子蛋大小的葫芦!”5日,长春60岁的任先生带着两件“宝贝”找到记者,希望更多人和他一起分享快乐。

    当任先生从红色锦囊中掏出宝贝时,记者注意到,两件宝贝要比普通人把玩的核桃小很多,与鸽子蛋大小相似。可能是把玩的时间较长,两个手把件已呈棕色,表面光润。整个外观,与平时我们见到做瓢的葫芦一模一样。

    用手摸上去,有一种油脂的光滑感。由于物件非常小,重量也非常轻。两个把件相比较起来,为一大一小。用手轻轻晃动,会有葫芦籽撞击葫芦壁的清脆响声。“懂行的人说,外表的油脂感觉叫‘包浆’,应该用‘润泽’来形容!”任先生说,平时他很少把宝贝拿出来。“说起这东西来,那得从我爸爸那说起!”任先生说,他爸爸如果在世已110岁。

    任先生介绍,他的父亲曾在张作霖的部队任参谋,有一次在黑龙江境内与土匪打交道,土匪首领为了讨好任先生的父亲,就送了他两件宝贝——葫芦手把件和文明棍。“以前的时候,我见过这两样东西,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文明棍就丢了!”任先生说,葫芦手把件一直放在父亲留下的柜子里,并且包裹在獭兔帽子里。

    今年8月份,央视《鉴宝》专家走进长春开展了鉴宝活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央视《鉴宝》栏目特邀杂项专家刘静,对任先生的葫芦手把件进行了鉴定,并给出具了鉴定书。

    记者从《鉴定书证》中看到了鉴定结论如下:

    鉴定品名称:匏手把件(一组两件);年代:清中期;规格:高3.5cm(4.0cm),腹径3cm;专家鉴评:瓢形小匏,色泽棕黄,匏壁厚实坚硬。实体饱满,包浆润泽,此小匏十分袖珍,小朽雅美,给人以爱不释手之感。珍贵罕见,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对于任先生的手把件,刘静的说法是,即使是捐献,也应该有20万元的奖励。同时,专家表示,葫芦手把件,在全国只有30多件,而且只有北京故宫才有。“这一组手把件,应该出自于皇宫,很可能是供品。因为这个品种的葫芦,在国内还没有见过!”专家说,所以,她在鉴评中给出了“珍贵罕见”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