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共完成改革任务97项

22.04.2015  12:15

  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2700万吉林人呼唤改革、投身改革、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向着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砥砺前行。
  
  自2014年吉林省按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挡,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以坚定的决心,勇于担当,涉深水、闯险滩,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蹄疾步稳开启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新纪元。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吉林大地擂鼓奋进,风起云涌——全省共完成改革任务97项,出台各类重要改革方案和意见89个,出台政策部署多、频率高、力度大,奏响革故鼎新最强音;
  
  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零审批”,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比例达60.5%;
  
  权力清单公开透明,已减少6352项行政职权,减少63.3%;与权力清单同步推进,对47个省直部门的监管、考核按下“快进键”;
  
  实缴制改为认缴制,降低创业门槛,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稳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全省5.37万户企业受益;
  
  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深入推进,累计为农户发放2.19万笔、10亿元贷款;
  
  组建义务教育“大学区”112个,覆盖义务教育学校486所,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一批批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随着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图伟业势如破竹,在白山松水间铺展开来。
  
  “统筹协调,科学实施,重点突破,以改革成效为吉林振兴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巴音朝鲁的话掷地有声,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
  
  省委、省政府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全省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开门红。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
  
  一场深刻变革在吉林大地激情迸发。
  
   牵头抓总凝心聚力
  
  ——省委、省政府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不折不扣抓出成效的信心,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喜人景象
  
  人勤春来早。2014年1月15日,省委召开常委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省委副书记和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彰显出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不折不扣抓出成效”的信心。
  
  一年多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挥部”,牵头抓总,把握方向、统揽全局。2014年3月29日,第二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了2014年工作要点,对全面落实改革任务、突出抓好重点改革做出安排;8月19日第三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标志着吉林省改革工作从宏观部署转到具体实施,从全面展开转到重点突破,聚焦重点领域改革;10月17日第四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严把方案质量关、督察关,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重点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改革中长期规划,调度了各领域改革进展情况,着力推动狠抓落实;2015年1月22日,第六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递交了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成绩单,乘势而上,对重大任务做出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旋律;4月8日第八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重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在全国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
  
  全面深化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拿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冲破藩篱,勇往直前。
  
  屏蔽此推广内容吉林省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抓改革,以统领性的改革目标、标志性的改革事项、突破性的改革措施,真刀真枪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八次领导小组会议从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架构,到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再到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事项,确立目标、任务、路径、方案和组织实施,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谋篇布局,寻突破、抓落实,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结合吉林实际,吉林省制定了《吉林省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落实的实施方案》,提出了176个方面改革重点任务;制定了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和《2015年工作要点》,逐个领域部署了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了《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2014-2020年)》,把176个方面改革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为429项具体改革事项,并明确了每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成果形式;建立了2015年改革任务台账,确定了83项改革任务,明确了改革成果完成时限,强化督导、有序推进,确保改革任务落地。
  
  坐言起行,善作善成。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在抓落实中稳步推开,成效在抓落实中逐步显现。
  
  短短一年多时间,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由宏观部署到具体实施、由全面展开到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呈强劲发展之势:紧跟中央节奏推进改革,蹄疾步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求突破;抓落实成为推动改革主旋律。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作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6个“作战部”,精准把脉,靠前指挥,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合力攻坚的新局面。
  
   惟改革者进,以改革促发展谋振兴
  
  ——经济体制改革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打出组合拳,直击病灶
  
  经济进入调整期,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进入转型期……面对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扎实起步,扬鞭奋蹄,踏石留痕。“国企改革要深化、民营经济要发展、简政放权要彻底、市场活力要增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好似源头活水,为吉林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活力。
  
  改革需要突破口,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口在哪?省委、省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率先突破,“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基层放权。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坚决管住管好”。
  
  吉林省在放权上做“减法”,赢得的是群众满意度的“加法”和发展上的“乘法效应”。为了保证权力放到位,吉林省破除“部门报、我汇总”的简单方式,创造性地采取了“反弹琵琶”的做法,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倒逼部门取消审批。“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经过两轮清理,省公安厅行政审批项目由35项精简为6项,全省公安系统行政审批项目由171项精简为12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零审批”。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由2013年初的592项减少到234项,减少358项,减少60.5%,取消下放210项……吉林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基本实现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零审批”。
  
  “梅河口是简政放权最直接的受益者。”谈到简政放权,梅河口市委书记庞庆波兴奋地说,作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市,梅河口新增地级市行政审批项目权限367个。这些权限的下放,减少了审批环节,不仅方便了群众和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改善了发展环境。
  
  从“当头炮”到“连环炮”,简政放权让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更稳、信心更足。2014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工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企业注册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制。从“实缴制”向“认缴制”,乍看上去只是一个字的转变,透露出的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明确信号。去年3月到今年3月,全省新登记企业53731户,新增注册资本(金)36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59%和248.76%。
  
  改革不仅激发了社会创业积极性,还“倒逼”行政主管部门一改“审而不批、批而不管”的作风,使市场更具活力、更加规范。吉林省民营经济从1978年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为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吉林省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公平竞争、金融创新等方面探索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整体跃升。同时,推进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建设,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提起创业工场,长春一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太春十分感慨:“政府为我们免除了场地费、无偿提供办公设备,还提供投融资、事务代理、企业运行管理、创业等‘一站式’集约化服务,真帮到我们心坎里了。”长春青年创业工场这种“政企社”三方立体环绕的全新孵化模式,帮助许多企业走出了“成长的烦恼”。
  
  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深化再深化才能触及矛盾最深处,改革只有具体再具体才能拔除阻碍发展之刺。过去,土地被禁锢在笼子里,农民守着“财富”过着贫穷日子。如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农民撬开了利用土地资源致富的新路子。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一下子突破了过去农村土地不能抵押的屏障。农民以家庭承包或流转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担保,可取得相应的贷款额度,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公主岭市万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过去,他通过担保公司贷款450万元,每年利息达15万元,还得抵押90万元保证金。现在有了土地经营权证之后,薛耀辉用经营权与金融部门对接,仅这一项就节约成本20多万元。
  
  像存钱一样存粮食,避免粮食产后损失,少了储粮负担,还能获利,大受农民欢迎的粮食银行试点花落吉林省。全省19个重点产粮大县,35户企业开展了粮食银行试点,以金融业的运营模式盘活粮食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户代存代储粮食63.8万吨,解决了5.42万户农民粮食庭院储存问题,储粮损失损耗减少了5.32万吨,户均增收2500元。
  
  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围绕生态特点,吉林省实施了主体功能区制度,重点实施东部长白山林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西部生态区建设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构建绿色、循环和低碳的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2014年7月,省林业厅公布7段东北虎活动视频;11月,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拍摄到一只野生东北虎的正面视频;2013年10月,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了“一豹带两崽”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拍到“一豹带两崽”的野生东北豹实体影像,在世界范围之内也属罕见。而数据显示,目前在吉林省境内监测到东北虎有28只左右,东北豹42只。与1998年中俄美三国专家在长白山林区调查发现的东北虎6至9只、东北豹3至7只相比,有了明显增加。珲春、汪清地区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地。莫莫格湿地监测到白鹤数量最高时达3809只,约占世界种群的90%以上,停歇时间和种群数量堪称世界之最。而随着长白山林区最后一车天然林商品材缴入国库,长白山森工集团天然林全面停伐。从今年4月1日起,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这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宣告了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已经结束,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全省重点国有林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休养期”。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铿锵有力、全面推开的新局面,一批改革试点形成了特色,一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 2 3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