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开启转型发展新局面

14.03.2016  17:02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在办学定位、特色专业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目前,学院面临新校区建设、转设两大重要事件,学院领导班子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想,以强力举措开启学院转型发展新篇章。   (一)做好系统顶层设计,规划学校转型发展   牢固树立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进一步理清应用型高校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技术性本科高校这条主线,学校计划提出建立产业链、创新链以及专业链相融的专业体系,推进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   学校领导班子为落实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发展的想法,也为跟进新常态下国家的战略步伐,学院于12月召开了转型发展暨“十三五”规划制订动员大会,董事长王思迪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学院目前面临的转设、转型现状做了主题为“适应转型新常态,统一思想新发展”的报告。在明确了“十三五”规划对于学校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后,鞠殿民院长又针对学院转型工作做了具体部署。随后,学院组织召开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启十三五规划”的专题考试,这次考试对光电信息学院的每一位教职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精神、立足岗位、贡献自己的鼓舞力量十分深远。   (二)加入合作发展联盟,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强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改革,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打造属于学院自己的“光电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按照“专业对接专业、实训扎根基地、科研结合产学、项目推进创新”的基本思路,广泛开展与社会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实质性无缝对接。   拓宽合作内容,建立“行业学院”。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开展项目联合研发、合作共建“行业学院”、合作举办冠名班等,使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项目、信息等方面实现联结和共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构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面向职业和实践,及时增加行业企业领域的教学内容,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突破,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四)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支撑学校战略转型   搭建校内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让企业带着先进的设备、优质的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导师入驻园内。让相关专业学生承接项目研发、产品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携手育人。   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共建项目多样化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由联盟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   打造互动创业就业服务大平台。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每年投入固定资金,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金,立项支持孵化创业项目;积极拓展创业就业渠道,将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等,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载体,促进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创业就业。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面向行业一线,学校依托重点学科,积极与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共享共建了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强化实用型科学研究,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五)打造双师素质团队,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积极推进“双聘”制度,即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   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50-100名实践性需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项岗实践,并对顶岗实践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六)加快软硬条件建设,保障学校转型发展   加强实验设备建设。努力和企业建设一批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入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全面改善硬件环境。2015年学院已经搬到了新校区,建设的经费投入已经达到10亿元。随着搬迁工作的结束,各机关单位随即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各项工作的开展仍在有序高效地运行。   随着“十三五”时期的迈入,学院也进入了发展变革的关键期。随着2016年1月,学院荣获本年度中国独立学院第十八名的喜报传来,证明了学院的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相信在未来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学院会本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信念,开创出一个更为辉煌的新局面。  

 

作者:李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