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水平应综合判断 微量元素应谨慎摄入

04.12.2014  11:01

本报记者 刘寅时

孩子咬手指甲、啃铅笔、睡觉哭闹……这些行为常常被解读成儿童缺少微量元素的具体表现。很多家长便通过医院出具的“微量元素检测单”,开始为孩子“下猛药”似的补充微量元素。对此,吉大二院发育儿科主任邢杰表示,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孩子爱咬指甲并非单纯“缺铁

孩子睡觉总是哭闹就是缺钙了”“孩子爱咬手指甲是缺铁”“微量元素药是保健药,多吃点儿也没事”……这样一些“科学理论”在不少家长间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他们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的重要理由及依据。对此,邢杰做出了相关分析:“微量元素缺乏没有具体表现,不可一概而论。

邢杰说:“孩子哭闹原因多种多样,并非就是缺钙。孩子消化不好,腹部胀气、牛奶过敏等都会引起。对于孩子爱咬指甲的情况而言,有存在体内缺乏铁等微量元素的可能,但还要观察孩子是否有缺铁的其他表现,如贫血。孩子频繁地咬指甲,也有可能是孩子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如缺乏安全感、内心焦虑,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和精神科就诊。

过量补微量元素可致脏器结石

那么,真的是“越补越好,越多越好”吗?邢杰回答:“不论哪种微量元素,补充多了都对身体无益。”如补钙过量,钙质就会在身体各个脏器沉积,可能会形成相关脏器结石或者钙化;铁补充过量,也可能会出现体内生化反应。”其补充,对于儿童的营养健康,家长应该以饮食均衡为主要目标。

每一种微量元素都有相应的安全范围,在安全范围值内,都属于正常。如果家长给孩子进行检测后,发现孩子个别微量元素的确缺乏,这时也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相关药物,应当先咨询医生。”邢杰说。一般而言,轻微缺乏微量元素时利用食物补充即可,如海鱼等食物可补充微量元素锌。微量元素铁缺乏时,可食用猪肝、蛋黄、茄子、菠菜等铁含量较高的食物。若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时,应在医生指导下2服用相关药物。

儿童营养状况应综合评定

那么,普遍被家长视为儿童营养水平“指路明灯”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准确吗?诸如此类检查是否有必要,可信度又有几成呢?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科学看待此类检查呢?

对此,邢杰教授表示,微量元素检测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实验室相关数据来体现一个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但并不表明这是评定儿童营养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于儿童的营养状况,应从生长发育和健康等情况综合看待,必要时,还应进行相关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