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加法:引增量、壮存量,提质增效

14.05.2015  23:04

五月山城,草木繁茂,花团锦簇,一派生机。

一季度,通化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5.2亿元,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9.8%。

数据的背后,是山城上下紧紧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谋划发展思路、强化推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着力运用“加减乘除”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不断取得新常态下的新成效。

日前,由上海万峰集团总投资100亿元的集地产、健康、养老、旅游产业于一体的健康小镇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

围绕绿色转型发展,以绿色生态为特点,以资源转化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吸引更多的优质要素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化市经合局长曹岩峰道出他们招商的目的。

今年前4个月,该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项,投资总额313.9亿元,到位资金25.85亿元。四环药业集团、步长集团、广州恒大集团、上海万峰集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山城,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招商的转变。

绿色转型发展是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特征的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这个模式,通化市在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上,追求更有效益、更高品质、更绿色的经济总量。

在总投资7.8亿元年产40亿片感通片的万通药业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挖桩基井、焊灌注桩钢笼,一派热火朝天。企业项目办主任吴海龙告诉记者:“这个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单品种年产值已达到亿元以上。扩能的新项目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9.3亿元、利税2.8亿元。

年初,通化市把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举措,全年计划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个,亿元以上项目360项,10亿元以上项目32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0亿元,增长15%以上。

今天的绿色转型投资就是明天的结构优化的生产力。这些项目的安排,旨在着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集约高效、循环低碳的绿色产业体系。”通化市发改委主任孙梁国说。

一季度,通化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同比增长19.1%,开工复工亿元以上项目59项,完成投资13亿元,已有109项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占计划新开工项目的52.2%。

破解“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问题,通化市列出了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任务的路径和时间表:未来5年,《通化市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谋划了内联外通、沿边开放、绿色产业、生态保育、特色旅游等绿色转型“五大先导工程”项目158项,计划总投资92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