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村的“第一书记”

07.12.2015  15:33

  长白县十二道沟镇孤山子村坐落在长白山脚下,303省道330公里处。近日,大雪覆盖了整个长白山,也装扮着这个有着100多户人家的村庄。

  11月26日的清晨,笔者来到村子,积雪掩盖着房屋、柴垛、街道,只有几户人家的房上冒着炊烟……村集体的大米加工厂里却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大米加工机械正不停地运转着,几个本村的村民正从车上往加工车间里搬运水稻。看到我们,村民徐永标放下手里的活儿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多亏刘书记帮忙,我家将近两万斤的水稻不出村就卖了,以后种水稻再不用愁了。”原来,孤山子村有近400亩的水稻田,是村民一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缺少销售渠道,好吃的稻米却卖不出去。前几年,村里争取资金建起的大米加工厂也一直闲置着。每到入冬,丰收了的稻农便开始各自东奔西跑卖大米,像徐永标这样的种稻大户,秋收后要忙两个多月。

  正唠着,刚才还在大米加工机械前忙前忙后的一个40岁左右的汉子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他剃着平头,高高的个子,一双眼睛透露着干练,脸上落满了米粉。他就是今年8月被市委组织部作为优秀机关干部选派到长白县十二道沟镇孤山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市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科科长刘金雨。

  刘金雨带着沉甸甸的嘱托,来到这个省级贫困村。

  进村伊始,刘金雨就开始忙于掌握第一手资料,听村干部介绍全村基本情况、开座谈会,走进田间地头、到村民家门口,一边帮着村民干活,一边和他们唠家常,捕捉他需要的信息。有一次,他去距村100公里外的长白县城出差,也没忘记去拜访曾在村里任职的一位老党员。唠不完的话题,干不完的工作,整整记满了他经常揣着的那个记事本。

  刘金雨了解到,这个省级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集体经济仅靠一点土地发包收入。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迫切,但是又苦于没有信息、没有资金、没有路子。

  正当刘金雨琢磨着如何找到一个既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又能带动村民致富的项目时,他得到种植一亩珍珠草药材年可收入一万余元的信息。于是他急忙联系修正药业集团吉林天立泰药业公司,了解信息的真实性,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召开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讨论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结果大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还存在顾虑,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刘金雨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建议采取“村集体+村委会成员”的方式先种植两亩,然后再逐渐带动村民,会后,他就把自己入股的资金交给了村会计。接着他又和珍珠草药材种苗基地联系购买种苗,为了节省费用,他着实费了一番口舌,好不容易以最低的价格买了两亩地的种苗。并与天立泰药业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

  说话间,村民曹兆友来村里取卖蜂蜜的钱。曹兆友是村里的养蜂户,蜂蜜质量不错,却一直没有销路。刘金雨知道后,回到白山向亲朋好友极力推荐,最终为曹兆友家卖了100多斤蜂蜜。拿到钱的曹兆友高兴地和笔者说:“多亏了俺们村的刘书记。
  今年10月,村里两户村民因施工占道问题产生矛盾找到村里,刘金雨分别对两户村民进行了说服,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化解了矛盾。可是,施工那天,问题还是发生了,一户村民的施工车来了,另一户村民的稻谷还晾晒在路上,使施工车无法通过。晾晒稻谷的村民因忙于秋收又不在家,怎么办?刘金雨当即带着村里的干部去收稻谷,两千多斤的稻谷收完了,问题解决了。用他的话说“只要你肯哈下腰去做,就可以融入到群众中去。

  现在孤山子村的村民都亲切地称呼刘金雨为“刘书记”。

  今年刚入秋,刘金雨又开始为村民的大米找销路。动员亲戚、朋友、同事出去做宣传找销路,拿着样品去食堂、粮店推销。水稻收割了,为了保证加工出优质大米,他请市食药监局的负责人带着业务骨干来村培训粮食加工技术人员,指导工艺流程。刘金雨和所有的村干部早上7点就赶到大米加工厂开始工作,从收购、碾米、精选、包装、运送,他都亲自参与,忙了,就放弃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运送大米的路上饿了,就和司机到小吃部吃碗面条……经过大家的努力,不仅全村的大米脱销了,还为周边村屯的村民解决了1万多斤大米的销售问题。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也有了第一笔经营性收入,大家都乐了,刘金雨却累出了腰肌劳损。

  谈到以后的打算,这个38岁的年轻干部满怀信心地说:“我要珍惜这一年的时间,多为村民办几件实事。明年继续打造孤山子村大米品牌,解决村民卖粮难的问题,把村里20余亩荒地开垦出来种植绿色水稻,争取资金发展中药材种植,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