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环境保护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其实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上。白城市环境保护局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始终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扭住问题“牛鼻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扎实实抓整改,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引领专题教育破题开局。“‘不严不实’问题,在我局一些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在白城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召开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部署暨第一堂党课上,党组书记黄秀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党员干部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用权把关不严、制度执行不力、工作劲头不足。专题教育启动之前,为使专题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白城市环境保护局采取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个别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对照“三严三实”的高标准、严尺度,紧密联系环境保护工作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实际,深挖细查实找“不严不实”问题。共梳理出群众路线教育未根除问题,对照严实标准存在差距问题,需要重点解决倾向性问题等“不严不实”6个方面10个问题,初步形成问题清单,为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题教育启动后,白城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以上率下,带着问题做动员,带着问题讲党课,带着问题搞研讨,以问题为突破,咬住问题不放,全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迅速铺开,有序开展。
坚持问题整改,推动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发现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根本。“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专题教育过程中,白城市环境保护局始终坚持立行立改,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随着“不严不实”问题的逐一解决,专题教育的成效不断显现。一是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干部的工作干劲更足了,许多同志主动加班加点工作;工作标准更高了,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总量减排等考核指标在全省排位都大幅上升;执法要求更严了,在全市环境保护大检查中,共检查企业602家,查处违法行为103起,对9家企业进行处罚,维护了新《环保法》的权威。二是服务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克服了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问题,增强了大局意识,为企业服务意识。在服务企业发展上,简化环评审批手续,成立重大项目推进组,与有关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取消了不必要的前置条件,仅此一项每个项目为企业平均节省资金10万元。简化审批程序,将项目分成A、B、C三类,变过去无论项目大小、环境污染轻重一律到省环境评估中心评估,为聘请专家直接到白城开评审会,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财力。截止目前,全市共环评审批项目229个。针对四季盛宝公司对项目办理流程不熟悉、进展慢的问题,召开环评服务对接会,就环评审批事项逐一梳理,逐项研究,受到企业好评。在结对帮扶上,投资60万元对红日村开展一对一帮扶,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创建村文化阵地,争取国家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党员进社区活动中,31名在职党员主动与吉鹤苑社区对接,认领帮扶项目,捐款1800元为脑瘫患者购买轮椅及其他生活用品。三是干部自身要求更加严格。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始终牢守两条底线,一条是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对排查出的15家有环境安全风险的企业,都要求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确保全市不发生环境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条是守住廉政建设底线,确保环保系统干部不出现违法违纪问题。
当前,白城市环境保护局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向纵深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严与实的过硬作风,保护好白城的蓝天碧水,为加快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省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