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春节期间实现销售额5.72亿元

02.03.2015  10:55

    天津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春节期间积极组织适销对路、安全实惠的各类商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引导消费理念,注重方便快捷,讲求时效性,方便农民购买,营造了节日气氛,繁荣了农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各区县供销社实现销售额5.7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特点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为确保春节农村市场供应,市社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春节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节日供应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区县社紧紧抓住节日市场旺销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供销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优势,确保春节农村市场货源充足,质量安全,繁荣兴旺,方便务实。各区县社及各龙头企业也相应建立小组,加强领导,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加大商品投放总量,增加经营网点,延长营业时间,提升服务水平。

  二、采购货源讲质量,讲安全。为做好春节市场供应,各区县社及龙头企业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动手组织货源。宁河县社家乐超市根据市场变化特点,大力增加节日畅销的名特优商品比例,品种达30个大类,4万多个,保证了市场的供应量。宝坻区社劝宝超市充分发挥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两大配送中心的集散辐射功能,对米、面、油、肉、蛋、果、菜等大宗节日商品,做到统一进货,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对全区大卖场以及直营店、加盟店的货源进行统一投放,从而确保了商品的价格稳定和质量安全。静海百货、百业、武清时代、西青百顺、塘沽海门、津南供销商厦等龙头企业也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货采源头,严把进货质量关,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保证了群众的消费安全。

  三、营造节日气氛,拓展市场份额。春节期间,各区县大型卖场、社区超市通过悬挂彩旗、吊灯、气球、宫灯、设置拱门等形式,精心布置年货市场,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商品促销、集中展卖、赶集下乡等活动,把传统销售和现代经营理念融为一体,提升供销社知名度,努力扩大商品销售。春节前夕,宁河县社2.8万平米的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家乐商业购物中心,成为当地节日的一大亮点。静海县社的静海商场、静百购物中心、新都购物中心、独流超市于春节期间装饰一新,并以“服务创一流、满意在商场”为主题,开展了春节名特优商品专项促销活动。为营造热烈、喜庆的春节假日生活氛围,百货有限公司积极扩建经营场所,先后兴建了中旺超市、蔡公庄惠中、刘祥庄超市,新增经营面积 2500平米,春节期间增加销售额1261万元,百业有限公司新建了红星里超市、扩建了新都购物中心,新增经营面积2100平方米,提升了为周边群众方便快捷服务的能力,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四、倡导传统理念,确保规范经营。为做好烟花爆竹市场供应,市社系统各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认真落实市政府12号政令,按照“严格限制、严格管理、逐步淡化”的原则,压缩进货总量,投放安全环保产品,实行“八个统一”,严守烟花爆竹的安全经营、规范管理操作规程。同时,市社还积极配合市安监、公安、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对全市烟花爆竹经营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质量检查,广泛宣传安全燃放知识,倡导市民理性消费,保证了节日烟花爆竹市场的安全销售。实现了少放、安全、环保。节日期间,烟花爆竹销售额4960万元,销售同比下降58.6%。

  五、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群众需求。节日期间,供销社系统餐饮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消费的新形势下,结合不同区域的节日特点,面向大众,面向低端,通过降低用餐标准,延长营业时间,推广个性服务,拓展经营空间,推出了不同档次,价格实惠,更为亲民的年夜饭,家庭宴,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除夕至初七共接待消费者就餐3000余桌,同比增长10%。

  (责任编辑:任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