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推出传统文化教材 反腐倡廉写入小学课本

13.01.2015  22:41

近年来,国学热、读经热兴起。曲阜甚至推出了“百姓儒学”工程,在10个村庄设试点,并为每个村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

 

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日前,有消息称全国25个省区市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有望今年秋季开学推广。也就是说,国学将大步迈进中小学课堂。

 

然而一些教育专家、家长却对此提出质疑,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体现出来。另起炉灶是否劳民伤财、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近日记者对话课题组专家、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他表示从“人格培养”这一角度,国学教育正是当代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令人唏嘘不已。而通过开设 “国学课”,培养高尚、心智健全的优秀孩子,从这一点来说,它不存在增加学生负担问题,而且还应该是“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