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新理念 解“三农”新课题

27.12.2016  18:44

   编者按   近5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着力构建“3+2”体系,推进“三农”新转变——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优质安全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向着以智能化、精准化为标志的3.0时代新农业转变,农村向着以人和物统筹发展为特征的升级版新农村转变,农民向着以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农人转变。

 

  郑贵禄:  调结构咱农户主动做    

  蛟河市松江镇插树岭村农民郑贵禄的蓝莓园,可以说是我市蓝莓种植业与采摘旅游业完美结合的典范。     

  郑贵禄蓝莓园位于蛟河红叶谷景区主路旁边,交通特别便利,附近还有插树岭村、爱林渔场、老爷岭景区、庆岭活鱼一条街等旅游热点,蓝莓采摘可以与插树岭峡谷漂流、爱林渔场游松花湖吃鱼宴、攀登老爷岭主峰等旅游项目做伴,形成相互辅助的完整一日游、两日游线路。拥有如此优势,其蓝莓园只需在路边立块招牌,就能轻松获得外界认知。     

  地缘优势只是一个展示平台,郑贵禄蓝莓园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蓝莓品种。“很多农民因为信息匮乏,栽种了外地淘汰的落后品种,等到明白了,因为先期投入较高,又舍不得更换。”郑贵禄也有同样的经历,但他比较果断,他舍得把不够优秀的蓝莓树拔出来、当柴烧,然后重新投资换上优秀品种。

  通过近10年的摸索、实践,经过优中选优,2013年,在郑贵禄蓝莓园,终于有一个叫作“雪兰”的蓝莓高优品种脱颖而出。“果实品质好、产量高、耐存储、耐运输,植株特别耐寒、易于管理……就是它了!”郑贵禄选中“雪兰”,当年一下子栽种10多亩。     

  好事不能独享。此后,热心、耿直的郑贵禄在同行圈里奔走相告,呼吁大家选择“雪兰”。今年夏天,几位新加坡客商找到郑贵禄,相中了他的蓝莓,希望他尽快扩大种植规模,成为其供货基地。“其实,我这一家一户不重要,我真心希望我们吉林地区有更多的农户也像我这样种植蓝莓,增收致富。”郑贵禄说,“最适宜蓝莓生长的环境就是山坡地,因此,推广种植蓝莓是扎实推进清收还林在产业项目上的绝佳选择;蓝莓是公认的健康食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蓝莓种植业壮大我市园艺特产业,完全可以成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径。”     

  郑贵禄用切身经历证明,农业调结构,不是难事。“不光是我啊。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主在乌拉街种小米种得好,卖得更好,被人们称为‘小米哥’;群成员有种刺嫩芽的,有种软枣子的,有种大榛子的……人人都是主动调结构的探索者和带头人。

 

  邓吉鹰:  可视农业促转型   

  我市可视农业起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是,其加速、提升、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目前,我市农业合作联盟盟员涉及全市范围内农业企业、农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主体300多家,可视农业基地20多家。

  “在2014年4月,我市建成第一家水稻可视农业示范基地和第一家玉米可视农业示范基地。”市农委“互联网+”农业专家邓吉鹰说。随后可视农业网电脑版正式上线,可视农业基地接入服务平台;同年5月,举办第一次水稻机械化作业网络现场会,并通过可视农业网进行现场直播;同年7月,举办第一次玉米机械化作业网络现场会……

  据邓吉鹰介绍,可视农业不仅仅是让消费者看到农业生产这么简单,真正要做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推广部门对可视基地实行监控并给予技术指导,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品质;网络公司负责网络数据采集和处理,最后形成消费者看得懂的可视化农产品追溯体系。我市现在已经推出和使用了可视农业追溯码,一个带有可视农业标识的二维码,印在可视基地出产的农产品外包装上,消费者只要扫码就能看到可视基地一年的生产全过程的历史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截图和视频的展现方式,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可视基地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技术标准,农药化肥使用公示,检测手段及报告等。今年11月,带有可视农业追溯码的吉林大米已经发往浙江、北京、上海等地。

  “看得见农产品的成长过程,无疑会赢得消费者的相对信任,符合消费者安全健康的消费情感。对农场经营者而言,利用此项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束缚,还能监控自己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将自己从繁琐的农务生产中解放出来,实现农业的转型与升级。”邓吉鹰说。

  

   张国宏:  农产品销售进入电商时代   

  在蛟河市特产经营和电商产业内,张国宏是一位知名人物。5年前,他只是黄松甸镇的一个食用菌小贩,如今他已是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松甸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营业额1100多万元。“这5年是我有生以来变化最大的5年,想都想不到。这既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黄松甸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政策的结果。”他说。

  今年30岁的张国宏,是黄松甸镇土生土长的农民。小时候,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告诫他的一句话是“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这句话影响他到现在。父母的言行在他心底种下了创一番大事业的种子。初中毕业后,他也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黄松甸镇有“中国黑木耳之乡”的称号。借助丰厚的黑木耳等食用菌种植产业优势,张国宏做起了食用菌收购批发的生意。2011年,他有了300平方米的库房,年收购批发食用菌量是30多万吨,年营业额10万元左右。第二年,他又在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建了146平方米的“国宏特产行”门店,增添了零售业务。

  2014年和2015年是张国宏事业飞跃发展的两年。头一年,他在天猫和淘宝两个电商平台开办了一个以经营黄松甸黑木耳为主的网店,随后注册成立了蛟河市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第二年,凭借骄人的电商业绩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他被推选为黄松甸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随后,他的376平方米的森百味门店也投入营业,业务量大幅增长。

  现在,张国宏比以前更忙了。除了忙于自己公司的线上线下业务,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会长工作上,奔波于政府、会员和企业之间。目前,协会会员已发展到100多户。“忙是忙了些,但忙得开心有价值。一个人要想有大发展,靠自己绝不可能。大家一起抱团发展,互相促进发展,才有大发展。”他说。

 

  李学明:  搭上现代农业发展快车   

  5年前,他只是种植25公顷水稻的种植户,收入微薄。如今,他是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的法人,年纯收入100多万元。这就是舒兰市金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舒兰市金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兰市学明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主李学明的巨变。“这5年我是搭上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快车,才有这么大的发展成果。”他说。

  凭借勤快和在韩国打工积累的资本,李学明一直是舒兰市平安镇的水稻种植大户。2011年,他种植了25公顷有机水稻。然而,当时的有机水稻和舒兰大米不被市场看好,卖价只有每斤1元多。为摆脱这一困境,他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机械化耕种比例;同时,委托加工,注册商标,包装自售。目前,他种植25公顷有机水稻、112公顷普通水稻和玉米,拥有45台套农机,实现有机水稻以外的水旱田全程机械化作业。

  有机水稻一直是李学明的心头肉。为了让自己的有机水稻得到市场认可,在原来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基础上,他请来了广州蓝鹏科技应用公司,对他的25公顷有机水稻进行了含有300多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是,他的有机水稻符合全部指标。这是该公司在东北检测全部合格的唯一一户。为此,该公司赠送他一套环境监测设备。

  在宣传上,李学明更有头脑。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组来到他的种植基地,为他拍摄了3集纪录片《稻之人》。同时,他建立微商城和淘宝店,进军互联网营销。“除了我个人加大宣传以外,这几年,舒兰市加大了舒兰大米品牌推介、宣传和营销力度,这也把我的大米名气和价格拉高了。”他说。

  目前,李学明种植的农作物大部分已经卖掉,有机大米最高价卖到每斤20元。“和5年前比,现在的销售不犯愁,价格也上来了,效益更是大幅提高了。看来,现代农业的路子是走对了。”他说。

 

  高振华:  中国要美 乡村必须美   

  明城镇古城村位于明城镇东1公里处,全村2000余口人。古城村几年前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贫穷、落后、脏乱。因为路不好,村民们从外面回家,打车都进不到村里。

  改变从2010年开始。借助黄河水库库区移民和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和自身不懈努力,几年来,古城村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建起了9栋居民楼、多功能活动室、文化休闲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铺设了水泥路、石砌边沟、水泥围栏,栽种了绿化树和花卉,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与有线电视。古城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硬件设施上去了,环境越变越美丽了,怎样才能让古城村长治久美呢?2009年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高振华带领古城村人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垃圾不落地,花草各家包。高振华多年来有一个习惯,随时随地捡垃圾,哪怕骑摩托车行驶在路上时,看到垃圾,他也要停车,把垃圾捡起来,放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再赶路。上行下效。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都养成了随手清垃圾的习惯。村里实施的“门前三包三负责”,更使得人人都成了园丁和保洁员。     

  含泪拆院墙,主动出义工。村里修水泥路,因为需取直,涉及到的村民都含泪拆除了院墙,自觉退让了自家的庭院面积。“四五十户人家,没有一户为这事找村里,连红脸的都没有。”这件事,让全村人到现在说起都非常感动。还有,五年来,村里修路建广场,只要需要,村民们都二话不说,随叫随到,村里大大小小的活儿,只要能靠人力搞定,全部是村民们自发出义工完成的。

  村级代办制,宜居又宜乐。为服务村民,古城村实行村社干部轮流坐班制和村级代办制。古城村还积极打造乐业工程,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共有近500人在建龙钢铁、京华制管等企业务工,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有班上,有地种,环境美,心情靓,古城村人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刘英奎:  咱现在叫新型职业农民   

  在吉林高新区新北街道南三道村,有一位青年,完美地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商贩”再到“新农民”的跨越,成长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乡土专家”。他叫刘英奎。 

  “我原来从事香瓜贩运,一直对香瓜的品质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可瓜农的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我的要求。凭着一股钻劲和韧劲,我从2009年开始探索高端礼品香瓜栽培技术。2013年,我成功开发出了香瓜嫁接立体栽培新技术,香瓜栽培产业开始走上正轨。正在产业发展的节骨眼儿上,2014年,经过市农广校的遴选,我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次培训对我正是一次雪中送炭。培训学到的技术和知识,如果时光倒退5年,我认可花10万元钱去购买——因为这几年我在探索过程中所走弯路的损失远远大于这个数。”   

  几年来,正是在省、市农广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国家、省、市各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刘英奎探索出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香瓜栽培技术规程,成了香瓜种植能手,所采用和改进的嫁接吊蔓立体栽培技术,实现了亩产3万斤的高产水平,创造了每亩产值15万元的新纪录。他坚持高标准、高品质,创办“金色秋天香瓜生态园”,领办“金色秋天香瓜生态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香瓜种植面积达到9公顷。   

  如今,刘英奎的高效香瓜种植园区,成为省、市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训基地,搭建了推广先进香瓜栽培技术的平台。刘英奎把自己苦心摸索的高效生产技术,毫无保留地无偿传授给其他瓜农,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致富,树立了一位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形象。   

  可以说,刘英奎是我市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代表。近年来,我市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着力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江城日报记者/初京辉 王久权 常学文 陈彦 王翕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