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节“读”《江城日报》

25.10.2016  18:41

  从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江城日报》,能读出什么?

  能读出《江城日报》经得住重大事件的考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堪称“中国奥斯卡”,是中国电影界顶级盛宴,第24届又逢金鸡奖30周年,意义非凡。电影节在江城办,是电影节有史以来选择的最北的城市;江城办电影节,是吉林市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高级别的文化盛会。

  自2014年9月27日,我市接过承办电影节的大旗,《江城日报》便开启了领导给打法、部门搞配合、指派专职记者负责的宣传模式。从对田华、雷恪生、祝希娟、宋晓英等艺术家的专访,到与宁静、耿乐、印小天、丁海峰等著名演员的对话;从对60多项电影节创意活动的追踪,到电影节正式举办期间的活动报道——近一年的时间里,《江城日报》环环紧扣,每个节点性事件《江城日报》件件不落,一个个动作行云流水,一篇篇报道准确生动……似乎又不必如此冗言。从全国冬季运动会到亚洲冬季运动会,从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来访到中国文联来吉演出慰问……在过去的60年里,吉林市经历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会成为《江城日报》笔触和镜头对准的焦点,都会在这张报纸上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呈现。

  能读出《江城日报》经得起策划水平的检验——从2014年底开始,《江城日报》头版便常见“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专栏,将电影节筹备期间的点点滴滴“留存”;二版的“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历史的记忆”专栏也是不停地展现着江城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的渊源。这边紧锣密鼓地热推各种角度的报道,那边又大张旗鼓地深挖各类事件的根源——有以《共鸣金鸡啼声远 精挑优选百花艳》为主题,对电影节主题语、吉祥物、标识征集评选活动进行解密的;有以《“”响江城:一座城市的银幕印记》为主题,追溯我市与中国电影渊源的;有以《“” 映电影节 “”载影视梦》为主题,从一影一视看我市如何成为“影视城”等多个以整版形式推出的深度报道……然而,能采用头版与末版连版的形式,改变报头的方向,强势推出电影节开、闭幕式报道的做法,《江城日报》策划水平在实力、魄力和张力等方面如何,又何须赘言。栉风沐雨60年,已经练就了这张报纸沉稳周全、深思熟虑的性格和创新求变、大胆向前的智慧。

  能读出《江城日报》经得住对采编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校验——从电影节预热,到“正戏”上演,近一年的时间里,《江城日报》上既能看见“一人独当一面”的英勇,又能看到“多人穿插不乱”的配合;既有“刨根问底”的执着,又有“克服万难”的坚守。《江城日报》的采编工作者眼里只有新闻和报道,没有资历深浅,不讲个人困难,不挑任务轻重。《江城日报》上,电影节稿件的数量多,质量也高,被转载率更高。又何止一个电影节,60载岁月中,每一篇报道都是《江城日报》采编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展现。

  从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江城日报》,读出的是什么?

  那就是,60年的经历,著的是经典,铸的是精神。(江城日报记者/董雪扬 松花江网编辑/杨世阳)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