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从无到有”跨越 江城创客经济羽翼渐生

24.03.2016  10:49

 截止到上个月,吉林市创客家园已经入驻了14家由创客注册成立的公司;一周前,一位准备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创客递交了注册申请——顺利的话,他的公司将成为这里孵化出的第15家创客公司。

  尽管距离首家创客空间——吉林市创客家园诞生还不到9个月,我市创客经济已经显露出“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春意和生机。

  截止到上个月,吉林市创客家园已经入驻了14家由创客注册成立的公司;一周前,一位准备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创客递交了注册申请——顺利的话,他的公司将成为这里孵化出的第15家创客公司。

  与普遍意义上的创客空间的天然赢利指向明显不同,这个完全由政府投入——具体说来是由市科技局创办的创客空间,承担的是示范、引领我市创客经济“从无到有”生成的使命。即便如此,它的出现已经给很多江城人,特别是早早熟稔了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带来实现创业梦想的机遇。

  去年9月在这里注册成立吉林市智慧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张志聪,今年只有29岁。他带领的15人的创客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5岁,新来的一名美编刚满18岁。到目前为止,他的团队除了承接软件外包的零活儿外,已经完成了一项名为“动动旅游”的核心产品的“闭环”,正着手开发一项实现区域旅游一卡通的产品。

  “到目前我们还处于滚动投入阶段,但已经实现了运营稳定,并获得了一些投资基金的关注,前景乐观。”张志聪说。

  实际上,过去不到9个月来,像张志聪这样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我市各个创客空间内。

  据市科技局科技服务业指导处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我市到目前为止已成立的创客空间超过9个,正在筹建的有3个。其中,绝大部分创客空间的投资来自社会资本。“从创客公司注册数量上和实现交易额看,很多企业创办的创客空间成效更大,我们的创客家园真的只是开了个头儿。”该处一位负责人说。

  从行业类别上来看,尽管我市目前大部分创客空间有着或侧重电子商务、或侧重软件开发、教育培训等等的相对特色,但都属于综合类创客经济体。

  而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市几乎所有的创客经济体还处于“破壳后没几天”的婴儿期,有创办者表示可以“认赔三年”。

  但如果站在城市经济向移动互联时代转型的角度去看,应当说我市已经完成了创客经济“从无到有”的跨越。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在我市创客经济领域,一种开发建设专业创客平台的趋势已经显露。市科技局正在调研、论证,准备支持一个专业性的产业创客平台的成立。“创客空间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必须嵌入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市科技局一位负责人说。

  此外,创客们对自身的未来发展也考虑得更多了。张志聪说,他们在埋头软件开发和营销推广的同时,目前也在着手著作权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事宜,在运营管理上尝试股权激励等。“想走得更远,就必须更快成熟起来。”他说。      (江城日报记者/王准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