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大到北大 折翼天使 用心飞翔 

28.05.2015  11:58

原标题:折翼天使 用心飞翔 从吉大到北大,“十佳自强大学生”之一江梦南的梦想

照片由学校提供  江梦南

江梦南,1992年出生于湖南郴州宜章莽山瑶乡一个普通的家庭。儿时的一次高烧让这个天真可爱的女孩从此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然而从天而降的灾难并没有击垮她,2011年夏,她以615分的好成绩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大三快结束时,她又获得了保研资格,并顺利通过北京大学夏令营的笔试和面试,拿到了北大的拟录取函。27日,吉林大学表彰“十佳自强大学生”,江梦南是其中之一。

一次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

却没有击垮她

1992年夏,伴随着清亮的啼哭,一个瑶族天使降生了。小梦南的出生给家人带来无限的欢乐,然而笑声未止,一场持续十几天的高烧夺走了梦南的听力:耳毒性药物导致她重度神经性耳聋。江梦南记得小时候父母曾带她四处寻医问药,从县城小医院到长沙、北京的大医院。多方寻医无果后,父母决心让梦南学说话、读唇语,过上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

最开始,小梦南艰难地摸着妈妈的喉咙感受声音的震动,学会发声。为加强女儿的读唇能力,父母找来儿童心理学和聋儿康复方面的书自学,训练女儿如何识别他人的口唇变化,每天定时让梦南看带字幕的电视节目。

小学时,因为她会读唇语,学校允许她以旁听生的身份上课。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江梦南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还利用四年级的暑假辅导江梦南学完五年级课程,直接跳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时,江梦南以市内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郴州市六中。此后,13岁的江梦南开始了独自在郴州求学的生活。

求学郴州

她是“爱心考室”里的明星

2008年6月,对于江梦南来说是注定幸福的一个月。郴州市教育局为她设置“独立考室”,也就是2007年相继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的“爱心考室”,两名口语朗读员给她面对面做听力测试。她凭借着老师的唇形,做完了她特别的听力测试。中考结束,江梦南以7门功课全A的成绩被郴州市几所重点中学同时录取。高中3年,江梦南是郴州的高中明星。2011年,她以615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药学院录取。

进入吉林大学药学院后,江梦南依旧对学习饱含热忱。虽然上课期间她无法和其他同学一样听讲,但她从不缺席任何一堂课。课堂上,她翻开教科书,独自一人在偌大的知识海洋里遨游,静静思索、领悟书中内容的真谛。“我就是自己看书,自己琢磨,学习肯定也比别人慢。没有什么好方法,关键是自己多思考,多琢磨。”江梦南说。

从吉大到北大

江梦南的理想一步步近了

大三,江梦南凭借这股琢磨劲儿,自学完成了所有课程且成绩优异。她连续3年获得校级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东荣奖学金,还曾获得“白求恩医学”奖学金。

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时,因为听不到广播,江梦南无法做听力题。在听力分数比重占35%的情况下,她就凭着笔试成绩,通过了四级考试。六级虽然没过,但也取得了410分的成绩。平时,江梦南爱翻阅英语杂志,看英文名著,有时候学累了,她也会用电脑看美剧。

在许多人眼中,江梦南在有听力障碍的情况下能够独立生活,独自一人在离家几千公里外的陌生城市求学已是难得,但她仍然感恩父母的抚育,在周末勤工俭学,为父母分担生活开销。大学期间,梦南还热心公益,尤其喜欢参加环保类的志愿活动。

大三快结束时,江梦南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保研资格,她参加并通过了北京大学夏令营的笔试和面试,拿到了北京大学的拟录取函。她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中国几千万听障者中第一个走进北大的学生。”(长春晚报记者 肖虹 通讯员 许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