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的流感该如何预防与应对?

30.04.2019  08:5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是细菌病毒繁殖的旺盛季节,每次流感的到来都让人猝不及防。“连花清瘟胶囊治疗这茬流感还好使么?”“去年别人推荐的特效药,今年怎么没疗效?”今春的流感该如何预防与应对?本期求证专家将为您详细解读。

  本期专家

  刘继民: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肺病康复科副主任,第一届肺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9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师承王檀教授。擅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中医肺系疾病的康复治疗,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为什么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刘继民:春季“肝气当令”,为少阳生发之季,万物开始复苏,此时也是细菌、病毒繁殖旺盛的季节;春季“乍暖还寒”,若不注意保暖,营卫失和,则易于招致外感。

   今春流感主要是什么类型

  刘继民:今春流感主要以单纯性流感和胃肠型流感为主。有人说,今春流感与此前冬天高温少雪有关系。这种说法不准确,严格意义上来说,二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冬天高温少雪,更容易出现次年春季流感流行。

   今春流感有哪些症状

  刘继民: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高热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有急起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呼吸道症状,传染性强,但是病程短,常呈自限性,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且有导致死亡的可能。

  常见症状有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都无关。

   连花清瘟胶囊或奥司他韦治流感有效吗

  刘继民:针对连花清瘟胶囊来说,有严格的适应症,它适用于治疗流感属于热毒袭肺症,而今春流感多以风寒症或者以寒包火症多见。奥司他韦则适用于甲流、乙流的预防及治疗,不适应丙流。

  应用上述两种药品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疗程不够,应3至5天为一疗程;对抗病毒药物耐药;应用时间过晚,建议在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开始应用。

   什么情况必须到医院就医

  刘继民:意识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呼吸困难;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原有疾病明显加重;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出现急性肾衰者;血压低于90/60mmHg;肌酸激酶及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迅速增高者;影像学出现双侧或者多处肺叶浸润影,或者上述改变48小时内扩大大于50%;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或者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mmHg。

  中医在治疗流感、肺炎等急症方面有何优势

  刘继民:中医针对流感的防治有一定的优势,如退热彻底,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等。中医治疗需要中医辨证施治,不可滥用,必须面诊,不可自行用药。

   流感会引发哪些重症疾病

  刘继民:肺部并发症,即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病毒和细菌混合性肺炎。

  肺外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横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肌痛和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和电解质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急性坏死性脑病、类似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脊髓炎等。

   怎样预防流感

  刘继民: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进行药物预防,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对甲流有一定预防,奥司他韦对甲流及乙流均可预防,但是用药时间相对治疗时间长。中药预防,需要中医辨证预防,大多可选用板蓝根冲剂、扶正除疫颗粒等。

  此外,在人员密集场所要格外注意预防感染流感。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勤通风,至少30分钟;积极预防;注意卫生管理,包括人员密集场所卫生及自身卫生管理。

   小儿在春季感冒怎么办

  刘继民:小儿感冒,多见高烧、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不要盲目进行降温治疗,因为细菌、病毒只有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杀死。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抗病能力,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加强维生素C摄入量,多饮水。

  不要盲目应用抗生素治疗。因为大多数感冒多是病毒感染所致,可以考虑口服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或者中药制剂。不要盲目给孩子吃止咳药。过早应用止咳药,不利于痰液排出,导致炎症吸收慢。但可以考虑给予化痰药。

   日常生活怎样预防感冒

  刘继民:起居上:“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饮食上:“春夏养阳”,要注意“阴中求阳”,不可过于“”补。

  情志上: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怒伤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意思是说,若春天不好好养生,违背了春天之气,体内的少阳之气不能生长,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

  活动上:“微动四极”,不可过于劳累,以免“耗气伤肝”。

  春季预防感冒小妙招

  生姜3片、白菜根2个、香菜根2个,均切片,红糖适量,加水煎汤代茶频饮,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 于宁 宋育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