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街上“妈妈树”“避孕” 效果如何?

12.11.2014  16:36

核心提示:每年6月,长春会显得更加诗意——白色的杨柳絮随风飞扬,杨树借此来孕育自己的下一代,“六月雪”已经成为街头的一景。今年起,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对273棵雌株小青杨树做了某些改变,希望她们不再飘絮,效果好可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每年6月,长春会显得更加诗意——白色的杨柳絮随风飞扬,杨树借此来孕育自己的下一代,“六月雪”已经成为街头的一景。美中不足,大量飞絮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超多的麻烦。今年起,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对273棵雌株小青杨树做了某些改变,希望她们不再飘絮,效果好可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273棵“妈妈杨”为市民改变

11日,卫星路至工农广场的人民大街两侧,一棵棵小青杨树迎着寒风,身上挂着的小牌子显示了它们的特殊身份——“飞絮抑制试验树”。可细心的市民李先生发现了问题:“为啥不是所有树都戴个牌子呢?”这就得听听专家的说法了。

做试验的只限于小青杨雌株,相当于女性。”研究所所长路光解释说,小青杨属于雌雄异株树种,雄株(相当于男性)不飞絮。这么说吧,雌株杨就像是妈妈的角色,在开春获得花粉后会形成种子“宝宝”,就是飞絮,百姓口中的“毛毛”。为了传播下一代,这些雌株杨便借助风的力量把自己的“宝宝”们传播到天涯海角,飘到北京都是小意思,只要风力够,海南都能成为“宝宝”的落脚点。

每到春夏交替时节,异常活跃的小“毛毛”们虽然无毒,但却频频“惹祸”:各大医院的皮肤科、呼吸内科挤满了因它们过敏、哮喘的人群,它们时不时钻进人们的眼中、口中玩会儿“捉迷藏”,甚至引发了车祸……无奈中,研究所决定在“妈妈杨”身上做个试验,通过改变来让春城告别飞絮。

扰乱“妈妈杨”内分泌防飞絮

飞絮抑制试验,说白了,就是通过给“妈妈杨”们打针来避免产生飞絮,相当于服用了“避孕药”。之所以在人民大街选择试验的“妈妈树”,是因为它们的树龄都在15年至20年间,平均树龄约为18年,更具有代表性。

试验的原理是啥?路所长解释说,在每年6月份花芽分化之前,给树打个“屁股针”,注射一种白色的生物干扰素,通过树液的流动使药效挥发、遍布全身,树枝吸收后就被扰乱了正常的“内分泌”及自身结构,从而使花芽变成叶芽,不开花就没有种子,“毛毛”也就不会出现了。

避孕”效果明年6月初显

这药到底有没有效,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见分晓。到明年的6月份,如果有八成到九成的“妈妈试验杨”无花芽,就说明试验成功了。到时才会考虑是否在全市大面积推开。

为了选择更适合长春杨柳树飞絮抑制的方法,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引进新方法前做了大量功课——上海用该方法试验了2000余棵意大利杨,北京试验了30000余棵毛白杨,目前来看效果都很好。“毕竟长春与这两地的杨树种类、气候条件不完全一样,我们还要看这种方法在长春是否‘水土不服’。”路所长说。

这种方法能治标却不能治本。”他说,要想抑制飞絮,每年都要给这些雌株杨树进行注射“避孕针”,一针只管一年。“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能让杨树永久‘绝育’的方法。”他的解释相当有趣:“虽然激素水平改变了,可是性别和基因是改变不了的。

妈妈杨”“避孕”后会更健壮

说起长春市的骨干树种,小青杨树当仁不让,这其中“妈妈杨”占据了总数量的80%左右。这组数字就能说明:人民大街两侧的4200多棵杨树,解放大路两侧的900多棵杨树中,五分之四都是雌株杨。“半边天”当家的结果就是,她们给我们带来了青葱清洁的环境,可每年的五六月份,也会让长春大街小巷陷入“六月飞雪”之中。

强制性”地给“妈妈杨”们做“避孕”,是不是有些“不人性化”?路所长说,通过注射干扰素不仅不会对杨树的寿命造成伤害和影响,反而会促进其更健康地成长。“和女人怀孕生子一样,都需要消耗母亲体内大量的养分,雌株杨树不开花结果,会长枝长叶更加健壮。

长春晚报 记者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