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交流洋溢东北风情 吉林文化上海行启动

13.11.2014  11:25

  东北风情洋溢,关东地域艺术亮相上海。今天上午,“吉林文化上海行”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主办的“吉林文化上海行”正式启动。独具特色的民乐、吉剧、京剧艺术将集中亮相上海,全面展示我省近年来文化艺术建设成果,给上海观众带去新鲜而独特的艺术体验。

  据了解,此次“吉林文化上海行”是回应上海方面去年7月举行的“上海文化全国行”之吉林站演出。当时,上海多个艺术团带来了歌剧、芭蕾等高雅艺术,精彩的演出极大地活跃了吉林演出市场。为了促进上海、吉林两地文化艺术进一步交流,宣传推介我省的地域艺术,我省特别举办了此次展演活动。

  此次,我省共带来了7台剧(节)目,分别由省民族乐团、省吉剧团和省京剧团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将让上海观众近距离观赏到吉林文艺表演团体的精湛技艺,真切领略吉林地域艺术的魅力,感受热情如火的东北性格。

  省民族乐团的两台节目为大型民族音乐会《中国梦·关东情》和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中国梦·关东情》音乐会通过关东特色乐件和乐队的融合,展现关东乐派豪迈、奔放的艺术特色。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则作为一种创新的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民乐与交响乐的融合,把听众“带入”古画《清明上河图》的意境之中,既“赏画”,又听音。

  省吉剧团的大型吉剧《一夜皇妃》,是该团复排的一出经典吉剧剧目,该剧上个世纪90年代曾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全国戏曲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上海白玉兰优秀配角奖等多项殊荣。该团的另一场演出为吉剧经典折子戏专场《搬窑》、《盗贴》、《包公赔情》,这3个剧目是吉剧史上经典剧目“一大三小”的三场小剧目。

  省京剧团将演出三场。其中大型现代革命京剧《杨靖宇》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杨靖宇将军诞辰110周年而创排,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派传人倪茂才主演,该剧不久前参加了中宣部、文化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举办的11台优秀剧目汇演,受到热烈欢迎。此外,两出省京剧团改编的经典剧目《西厢记》和《闹天宫》也将同时亮相,将给上海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11月13日,“吉林文化上海行”的首场演出——省民族乐团的《中国梦·关东情》将在上海音乐厅首演,拉开此次大规模演出的序幕。(记者孟凌云)

  立足长远创新驱动  吉林化纤集团多举措实现转型升级 

  为提高传统产品差别化率,提升产品附加值,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相继开发了高新技术纤维及阻燃纤维等新型功能性纤维产品。今年1至10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1.9%。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低比重、高强度、高弹性等众多优良性能的尖端材料。但由于国外一直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我国始终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吉林化纤立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与长春工业大学合作,自主开发了“湿法二步法”碳纤维原丝生产技术,开创了国内原丝规模化生产工艺的先河,扭转了我国碳纤维产品供应受制于人的局面,还以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的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目前,碳纤维的等级已达T400水平。

  在年产5000吨竹长丝连续纺改造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生产竹长丝的厂房正在建设中。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将于明年7月20日投入生产。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在2万吨醋酐改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为机器除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将于11月15日投入生产,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

  通过与德、意等国家合作,促进了企业改造升级。在腈纶生产上,吉林化纤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作,开发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工艺包和装备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人造粘胶长丝生产上,吉林化纤与德国恩卡公司合作,引进连续纺生产技术,加快改造传统工艺,改变了原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作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腈纶生产基地,吉林化纤创新思路,通过积极向国际先进企业“取经”,不断提升规模产品的差别化率,牢牢握住了市场开拓的王牌。公司成功开发出拥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阻燃纤维,具有保暖、保健功能的蓄热纤维,色牢度高、颜色艳丽、生态环保的原液染色纤维,用于生产仿毛皮、毛绒玩具等高端消费领域的扁平纤维,以及获得国家专利的抗起球纤维等,新产品触角不断向高端市场延伸。其中,通过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科学调整工艺配方研制出的高性能阻燃腈纶纤维,具有常规化纤无法比拟的耐酸碱、耐高温、阻燃等特性,极限氧指数达到38%至42%之间,可满足工业过滤领域的苛刻要求,并出口澳大利亚及南非等国家。

  立足长远,建立天然纤维原料基地。吉林化纤分别在河北、四川、湖南等棉、竹、麻产区建立了原料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竹浆粕原料基地,并被中纺联合会、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为全国唯一一家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公司在粘胶浆粕系列产品开发上加大力度,推动粘胶浆粕向军用、民用、产业用等领域纵深发展。如今,醋酸纤维用棉浆粕产品质量已超过美国同类产品水平;医药、食品级精制棉浆粕,也以其较高的附加值,顺利抢滩高端市场;应用于军工产品领域的硝化级浆粕及应用于高档汽车三滤用纸领域的特种滤纸用棉浆粕均已得到客户的认可和订购。

  今年,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又组建了吉林省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国际一流的产业化合作平台,围绕碳纤维产业链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共同突破制约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技术成果在联盟间的转移和转化,有效提高碳纤维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吉林省碳纤维产业的整体优势,实现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和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产化,助推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为吉林市打造“中国碳谷”,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实现战略性的跨越保驾护航。(记者毕玮琳)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