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准定位、出实招、解难题” 努力实现五项预期成果目标 为我市经济发展助力

12.04.2016  15:25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市工商局党委高度重视,为找准工商部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推出五方面务实举措,营造宽松规范的准入环境、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和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更好为全市经济发展助力。

(一)统一思想“想干事”,为全市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市工商局通过在大讨论的三个阶段分别组织主题讨论,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人人参与,人人献计,增强服务发展和服务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开展“我为发展献一计”主题讨论。在动员学习研讨阶段开展“我为发展献一计”主题讨论,立足本职本岗,在全系统干部职工广泛征集工商服务工作的好思路、好方法、好措施。二是“我为服务补短板”主题讨论。在分析查摆阶段开展“我为服务补短板”主题讨论,重点查找工商部门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市场主体和服务广大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三是“我为工商添光彩”主题讨论。在整改提高阶段开展“我为工商添光彩”主题讨论,面向全系统征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工商形象、提高社会满意度的金点子。每次主题讨论和“金点子”征集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定,评出工商服务“十大金点子”和“二十大银点子”,细化工作措施,逐一推进落实。

(二)端正态度“快干事”,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

通过开展大讨论,找准工商部门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坐标和定位,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积极作为,在支持长春新一轮振兴发展中作出新贡献。在服务发展工作中,重点推行“七项举措”:一是出台支持创新创业政策。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活化政策措施,支持创新创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大学生创业。二是出台窗口服务规范。对窗口人员使用的文明用语和日常举止行为、着装要求、环境设施作出具体规范。三是出台提速增效措施。针对窗口多项业务办理高峰叠加,窗口人满为患,工作量倍增的局面,出台14条保障措施,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四是建立业务提升机制。通过每季度一次业务骨干“选调互动”,每半年一次“交叉观摩”,每年三到四次“集中培训”,以及对登记质量、办结时限、政策执行、服务态度和满意度的“五督查”,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五是落实“双创”包保责任。市局和各城区、开发区分局分别包保培育一个创业平台,通过政策上门、业务指导、上门服务等举措落实包保责任。六是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深入大型企业集团、连锁企业、各类园区、创客空间、大专院校,宣传法规政策,解答政策咨询,指导企业年报,支持创新创业。七是通过寓监管于服务维护企业信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指导企业开展年报和信息公示;采用“双随机”方式公平公正开展抽查工作;防止企业因未按时年报或公示信息不准确而被列入异常名录。

(三)提升能力“会干事”,持之以恒推进素质提升工程

通过开展大讨论,在全系统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某未来”的思想,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任务和工商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重点提升“三种能力”:一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法治工商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依法严格执行工作程序,严格规范各类具体行政行为,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更好为履行职能提供保障。二是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坚持把全员岗位练兵比武作为提升工商队伍整体素质的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工作,全员学习,全员提高。重点抓好后进人员培训,以先进带动后进,提高基层干部的履职能力,使之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提高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动力,把队伍素质提升作为服务发展的基础,不断用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武装头脑,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破解难题。

(四)务实高效“干成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过开展大讨论,教育和引导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切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监管、执法、维权等工作中,为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办实事。一是以“大走访”畅通服务渠道。根据网格化管理责任分区,逐户走访全市50余万户市场主体,上门送达《工商服务市场主体联系卡》,告知网格责任区工商干部联系方式,随时接受咨询、受理投诉和上门服务,准确掌握辖区市场主体经营动态,搭建工商服务市场主体的桥梁。二是以柔性执法促进诚信规范。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冷脸、生硬执法,杜绝滥用权力、滥检查、滥作为和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行为;对小微企业、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企业、处于暂时经营困难期的企业、创业初期企业、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市场主体,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一律给予改正机会,不予处罚。对符合供给侧改革方向、处于结构调整期市场主体的非故意违法行为一律免于处罚;未经政府批准,一律不得组织针对某一行业的市场集中清查或者专项整治;对非主观故意、违法行为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能够立即改正、消除影响的一般违法行为,一律通过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约谈等非强制性行政指导方式,指导行政相对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对于必须采取刚性执法措施的,实行“三个优先”:事前提示优于事后制裁、柔性方式优于强制方式、指导改正优于单一处罚。审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合理降低处罚幅度。为市场主体发展留有空间。三是以维权共治促进社会和谐。解决热点问题,实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靶向式”精准抽检,整治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降低维权成本,全面推行经营者首问与赔偿先付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各级工商12315热线及时受理消费投诉,打破工作常规,实现快办、快结、快反馈;提高维权效率。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常态化,综合运用工商监管执法手段会商处理消费投诉,以“诉转案”实现行政调解与行政处罚的有效衔接,探索小额纠纷快速调解、志愿者公益诉讼、集中投诉问题集体约谈等多元化维权模式。四是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政府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利用工商助企融资“三大平台”为全市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依法公示全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积极搭建地方知名商标品牌宣传展示平台,联合新闻媒体为知名农产品进行免费公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综合运用红盾护农、商标兴农、广告助农、合同帮农等举措,更好为“三农”发展服务,巩固和壮大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指导规范直销企业健康发展,以良好网络交易秩序服务“互联网+”产业大发展。

(五)勤廉担当“敢干事”,打造为民务实清廉工商队伍

通过开展大讨论,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廉政监督,引导系统上下在工作实践中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强化考核转作风。充分发挥考核监督机构的作用,从文明服务、窗口规范、办事公开、工作纪律等方面,对各级工商机关、窗口服务单位、基层工商所开展集中检查和专项督查,运用好局长接待日、政务公开、信访等为民服务载体,有效解决群众和企业的身边事,提高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二是为民服务解难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加强与包保贫困地区、贫困人员的对接,加强资金、设施等方面投入。同时,立足工商职能,积极出台政策,分类指导,鼓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经济、创业就业等渠道实现脱贫。三是加强监督促规范。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和班子成员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突出重点岗位和人员,严肃查处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执纪落到实处。

 

                                                          2016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