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延边州农机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30.12.2015  09:19

      “十二五”期间,延边州农业机械化事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委、省农机局等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坚持“增总量、调结构、转方式、变职能、抓服务、促推广、带队伍、树典型”的工作思路,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以创新服务为载体,以完善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着力完善政策落实、培育发展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管理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顺应农机化发展新趋势,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促进了全州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

      到2015年年底,农机总动力由2010年的139万千瓦增加到220.8万千瓦,增幅达58.3%;全州拖拉机保有量发展到85201台,比2010年增长了31.4%;水稻插秧机达到4821台、稻麦联合收获机达到1444台、玉米收获机达到3800台,分别比2010年的1678台、578台、485台增加187%、150%、684%;配套农机具达到217460部,比2010年增加了19%;农机机械原值由2010年的16.3亿元,增加到30.5亿元,增幅达87%。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3.5亿元,比2010年增长47%。

      二、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

      2015年,全州实现机械化耕地322.8千公顷、机械播种331千公顷、机械插秧32.1千公顷、机械收获237.6千公顷,分别比2010年的298.6千公顷、270.1千公顷、19.4千公顷、155.7千公顷增长8%、23%、65%、53%;2015年,机耕水平88.7%、机播水平84.9%、机插水平84%、机收水平61%,分别比2010年的77.9%、70.5%、43.3%、40.6增长14%、20%、94%、50%;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2%,比2010年的64.5%提高15.7个百分点。

      三、农机购置补贴有效落实

      五年来,全州共争取补贴资金7.3亿元,拉动农民投入资金15.3亿元。为了保证补贴工作顺利实施,积极衔接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购置补贴专题会、百姓热线等形式,传达国家、省、州等相关政策及要求,并对补贴政策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部署,确保补贴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创新制度。按照“四优先”原则,确定补贴对象。补贴公示落实到村屯。建立了三户联保、黑名单、多部门联审等制度;二是细化措施。制定出台了详细的补贴操作流程、检查标准,细化落实补贴环节,有效规范了农机购置操作程序;三是科学统筹。以增加总量、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突出重点,合理使用补贴资金,扶持专业农场、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在机具类型上,主攻薄弱环节,向插秧机械、免耕播种机械和收获机械倾斜。同时,针对近两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确保全州农民享受政策,取得实效。

      四、农机两新推广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州累计组织召开农机与农艺融合、高光效育插秧技术、深松整地、免耕播种、机械化插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收获等各类新技术、新机具培训会、推广会、展示会、演示会、现场会420余场,年均展示新机具400多台套。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十、百、千”培训,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累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30余万份,累计培训农民21.8万多人次。农业生产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全州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全州“三农”工作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五、农机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农机信息网络平台、农机装备平台和农机协会平台,着重加强农机“三个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以延边州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载体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各类农机具供求信息,为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发布作业供求、跨区作业、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配件供需等各类农机信息。五年来,延边州农机化信息网转载、发布各类信息、图片27500多篇(幅),日平均更新18篇(幅)以上,网站点击量突破100万次。上报信息2821篇,国家农机化信息网报道1532篇,省农机化信息网报道2795篇,州政府信息网报道300多篇,延边电视台报道200多次,延边电台报道100多次,延边日报报道400多次。同时,强化农机装备平台建设,促进农机具的统一调配和使用,特别是在应对自然灾害,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时提供装备支撑,起到显著成效。积极成立延边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加强农机协会平台建设,加强对补贴经销商监督和管理,规范农机具购买秩序,加强行业自律,杜绝部分经销商恶性竞争、坑农害农的现象。

      二是开展送油下乡活动。与中石油吉林延边分公司完善了“送油下乡”机制,确保送油下乡工作常态化。及时掌握用油需求,并协调石油公司实行优惠供油,最大优惠达到0.51元/升。目前,全州已开通45条送油下乡路线,可为244个村屯的农户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州累计送油5474多吨。

      三是建立帮扶服务机制。采取强化政策倾斜、项目推进、技术指导、典型带动、加强宣传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场健康规范发展。建立了农机干部与农机合作组织联系人制度、党员干部包保制度、青年干部志愿者服务队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做好跨区作业机手接待、机车转移、作业安排、零配件供应等配套服务工作。引导专业农场、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以水稻、玉米机收和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的农机跨区作业,大力推行订单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四是深化警监联动机制。创新农机监理工作,进一步整合公安交警与农机安全监理力量,实行警监联动执法机制。制定下发了《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公安交警和农机安全监理联动执法工作机制的通知》,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程序,结合开展“春季安全生产”、“夏季攻坚”“秋冬季安全生产”和农机打假专项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全面保障农机具道路安全,有效遏制城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同时,稳步推进农机驾驶员教育考试工作。提高广大农机驾驶员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保障农机作业生产安全。五年来,累计通过驾驶员考试近1万人次,从源头上解决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缓解劳动力紧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改善劳动环境、助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体面劳动、幸福生活”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