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云杉配“身份证”扎根江城

24.04.2017  08:11

  时下的江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刚刚落户我市的5000多株红皮云杉,在烂漫花丛、嫩黄新绿的掩映下,高高地耸立在广场、公园、清水绿带,以及景观街路上,为徜徉于大好春光的市民,增添一份惊喜。

  ——长吉高速公路云杉移植工作纪实   

  

  长吉高速公路1997年9月竣工通车,一期工程按6车道布设路基,路面铺设4车道,当年在预留的2个车道上栽植了红皮云杉进行绿化并起防眩作用。2016年9月,我市获悉长吉高速公路将进行改扩建,需要将云杉移出。在配合做好项目征地拆迁前期工作的同时,市政府成立了长吉高速公路红皮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承接长吉高速公路红皮云杉移植工作,从而获得了这批在高速路上生长了20年、树龄近40年、树高平均6.5米左右、冠形饱满的优质云杉资源。目前,移植工作已经结束,开始转入施工企业3年保活养护阶段。

  

  时下的江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刚刚落户我市的5000多株红皮云杉,在烂漫花丛、嫩黄新绿的掩映下,高高地耸立在广场、公园、清水绿带,以及景观街路上,为徜徉于大好春光的市民,增添一份惊喜。

  红皮云杉为常绿乔木,高度可达4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呈塔尖型,树形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它们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质量。

  选址:从“开始不愿意”到“后来不够分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市委书记、市长张焕秋高度重视云杉移植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按照市领导关于云杉移植“必须做好,必须保活,必须安全”的要求,市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将规划选址作为云杉移植成败关键的“先手棋”,确保将我市适宜栽植云杉的地块科学筛选出来。

  在此过程中,他们按照“泼墨点睛、择要先植,群众反响好、游客感觉好”的思路,走遍了全市的公园、广场、景观街路及清水绿带,先后踏查130多处地块,经过反复比选,最后确定了人民广场、东山区域、江滨公园等73处为栽植地块。

  与此同时,移植工作的种种困难也不期而至:先是移栽选址确定地块的责任或权属单位怕损坏环境,不同意移栽;接着,一些地下管网单位怕形成压覆不支持移栽……

  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协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73块栽植地块最终得以落实。当高大挺拔的云杉陆续移植到城市最重要的广场、公园、清水绿带、景观路、重要街路、交通节点、城市主要出入口、重点单位等处时,看到一株株美丽高耸的云杉扮靓了城市,一些曾经对云杉移栽态度冷漠甚至不愿意栽植的单位,纷纷申请优先栽植,导致后期出现了云杉资源不够分配的情况。

  布局:采取科学设计,实现“航拍定位点对点

  为确保云杉栽植布局合理,按照“设计必须符合实际,必须可追溯,必须能指导施工,必须精准”的要求,市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使用无人机航拍来确定每棵树的移植点位分布。他们积极与相关单位会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如补植大树与原有绿化树木位置关系问题,与原有景观完美融合的问题,避免损坏既有设施、管网的问题等。

  而通过采集云杉树高、冠径、图像等数据信息,按照树木的“个头”“品相”和移栽地优化匹配,市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点对点的移植方案,更是解决了施工企业想往哪栽往哪栽、怎么方便怎么栽的问题。

  施工:保成活、保安全,死看死守精益求精

  树高平均6.5米左右的5000多株大树,需先从长吉高速公路上挖掘出来,吊装到运输车上,运到市里后,每棵大树按照设计确定的点位,点对点地栽种下去,有时还要根据实地栽植效果做进一步优化调整。

  这一系列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时,正值冬季,气候条件差、施工组织难、工期时间紧。为保证工期和移栽质量,市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日总结、周汇总,倒排工期,包保任务,整个项目动用人力13461人次,动用大型机械车辆1539台次,单日最多施工人数793人,动用机械车辆97台套。

  工人们在长吉高速路上起树、吊运,两侧就是呼啸而过疾驰的车辆;大树运到市里,栽植过程需大型机械和人力配合,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为此,市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将安全工作贯穿到移植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安全措施与移植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围绕移植施工安全风险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规程培训,切实提高安全防范系数和操作技能水平。整个施工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管理:建立数据库配上二维码,每株云杉都有“身份

  如今,5265株云杉已全部移栽到位,开始进入施工企业3年保活养护阶段。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这些葱茏挺拔的大树树干上,都挂有一个精巧的牌子。牌子上面记录了大树的名称和一些简要信息。其中,编码数字段分别标注了大树被移植前在高速公路上时的里程桩号、在其里程桩号内的顺位号、大树的地径(厘米)、树高(分米)、冠径(分米)和冠型品相分类(分4类)。而牌子的一角,还有一个二维码,市民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与此株云杉相关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其中还包括我市云杉移栽项目的简介。

  其实,为这批云杉建立数据平台的工作,早在云杉移栽项目工作开展之初就在进行。市云杉移植工作领导小组与北华大学林学院合作,专门为这批云杉建立了数据平台。工作人员先是采集了7500余株云杉的地径、树高、冠径、品相评级、照片等信息,从中选出可移植的5265株云杉进行分类、编码,逐一制作二维码标牌,标注名称、编号、移植时间等内容,确保项目全程可追溯,也可为生态保护、学术科研等积累数据资料。而单就日后管理来说,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可对移栽云杉进行跟踪监测,形成长期完整数据留存,为树木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江城日报记者/赵迎华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