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发出互联网思维最强音:坚守 创新 融合
导 语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的讲话,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在推进互联网思维方面,媒体要做到坚守正义、勇于创新,并不断探索媒介融合之道。
在社会化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两微一端”所搭建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媒体属性并能影响社会舆情的网络公共空间。近几年,国家的大力倡导,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改革,共同促进了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成为当下的热词和转型抓手,通过这次讲话,我们可以看到习总书记互联网思维的三个内在要点。
党性原则始终是媒体应该坚守的准则。我们看到,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新兴媒体,新锐媒体。这些媒体既有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也有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全新定义而来。虽然这些新兴媒体自由新颖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网民,但必须明确的是:媒体不论做出何种改变,不论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都必须首先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弘扬社会正能量,要把握好自己的媒体角色和职业操守。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因受众而起、随受众而行。受众在哪,媒体就应该在哪。习总书记所讲的创新,就是要将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媒体深度融合。
1、以受众为先,驱动内容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要推动内容生产的创新和运营的创新,坚持服务为本的原则。我们看到,当今的社会化媒体结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众多特性,网络舆情空间呈现明显的社会化、生活化、平民化趋势,媒介应深度挖掘受众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探索广大受众的新闻需求,拓宽新闻报道来源,加强对新闻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在数据新闻、机器人和聚合新闻等方面,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
2、坚持人才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应立足国情。 所谓人才,不仅要有通达的文化素质、出众的政治觉悟、还要兼备多种技能,充分掌握互联网技术、并拥有全球化视野。要在人才创新方面下大功夫,争取打造出一支一流的复合型新闻报道团队。
3、新闻形式创新。 要紧紧围绕社会热点和受众兴趣,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性,从多维视角营造别致的新闻场景体验。今天的新闻报道和舆论环境,不能再以单向的思维来考量,更应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介的优势,以全媒体方式运营。充分利用数据新闻、无人机报道、虚拟现实呈现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创矩阵式、全方位、衔接紧密的新闻报道新格局。
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媒体融合就是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在媒体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应用。
起步阶段的媒介融合大多因单纯的“内容迁移”饱受诟病,但近年来随着国内不少媒体对数据新闻领域的涉猎和尝试,许多优秀的数据新闻团队、全媒体团队被组建起来,在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报道上都有所突破,这些尝试其实都是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有益尝试。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媒介融合的核心,对媒介融合的认识不再单单局限在“两微一端”之内,而是越来越接近媒介融合的核心要义。
互联网思维是我们走向未来媒体空间的一把利剑,我们要牢牢坚守网络舆论阵地,创新媒介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媒介融合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造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媒介矩阵。
✎ 作者 沈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数据挖掘研发中心主任、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本文系沈浩教授为《网络传播》杂志独家撰稿。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