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微传播”,如何做一个宣传达人?

05.08.2015  10:41

  【编者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用这句古诗形容“互联网+微传播”,新媒体可堪称微力无边。如今,微博、微信、微电影、客户端等“微媒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更小的篇幅、更细分的兴趣、更及时的分享、更高效链接的“微内容”迅速产生,深入千家万户,传播百姓眼中。“互联网+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逐步向政务领域延伸,随之向社会事务扩张,引领整个意识形态。那么,如何适应“互联网+微时代”,做一个宣传达人?这是互联网思维下,微传播时代赋予我们宣传干部的挑战,请看秦巴君给出的答案。

  有信仰

  作为宣传干部这是第一位的,要让别人有信仰,首先自己要有信仰;要把思想装到别人脑袋里,首先必须自己真懂真信,自己有思想;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过去如此,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如果信仰不坚定,面对汹涌而来的负面舆情,面对铺天盖地的非主流浪潮,甚至是一些歪理邪说,一不小心,宣传干部自己也有可能被卷入,被同化。

  有抱负

  新时期宣传干部面临多重叠加的新形势,新压力,新问题,甚至面对各式各样的诱惑,必须心中有抱负,把宣传工作当做自己挚爱的事业来珍视,胸中有家国,心中有理想,才能做好宣传工作。否则就会随波逐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有温度

  微时代,微传播,我们宣传干部要紧跟发展步伐,结束冷冰冰的面孔,结束空对空的说教,结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做个有温度、有情感、有态度的宣传干部,写有温度的文章,写出有份量的稿件,用小角度讲出大道理,用真情换真心,用小故事打动受众。

  有耐性

  只有温度还不行,还得有耐心,有韧性,保持温度、情感和热感,不能时冷时热,飘忽不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好,中国梦也好,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深入人心,不是没有一定的耐力,而是一曝十寒,恐怕很难行之久远。面对各种质疑,各种责难,各种骂声,各种刁钻刻薄的回复,我们必须冷静,不能动怒,要平衡心态,耐心细致地不失风度地解疑释惑,决不能意气用事。

  有担当

  有担当是有信仰有抱负的具体体现,有担当体现在处理各种矛盾之中,表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体现在重大舆情事件和重大事故的科学理性态度以及行动当中。大事难事看担当。有担当还体现在八小时之外,体现在工作范围之外,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不仅仅是某一时,某一事。甚至体现在重压之下的抉择,体现在危难之时的果敢,体现在受到委屈冷落后的坚守。

  有历练

  信仰、力量、魅力、担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完全是书本中能学到的,需要实践的历练,需要不断地摔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优秀的宣传干部,绝不是书斋里出来的,他必定要像唐僧一样经历九九八十难,才能取回真经。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迅猛,谁来主导舆论新阵地,谁来吸附粉丝,谁来传播正能量,如何面对互联网舆论新斗争,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提高舆情监控水平,等等。这些,不是隔岸观火就能做好的,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还得亲自尝尝。

  有魅力

  风雨之后终将现彩虹,长期的持久的历练摔打可能打造一个有温度有魅力有人气的宣传干部,这种魅力一小部分源自于你的权利和你的地位,更多地源自于你的个人魅力,你的诚信,你的善良,你的学养,你的性格……培养人格魅力是提高影响力的基础,因为信任所以跟随。缺乏人格魅力的宣传干部是很难有传播力和鼓动说服力以及凝聚力的发声。

(责任编辑:贾晓敏  )